想到这些,汪过的眼睛中,也就逐渐变的缓和下来。
“丞相,你要是打算变法,打算从哪里做起来?”汪过问道。
“臣第一步,先要改革体制!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商央道,“同时规范称呼,县称令,郡称守。由中央统一派遣官员管理地方。”
商央信心满满。
郡县制,这是他在王上的启发下,最终研究出来的成果!
只是之前海国战乱频发,疆域不稳定,这政策只是在平城之类的地方用作试点。
到了如今,海国疆域扩大,外无强敌,终于可以用上了。
商央继续道:“这样可以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领导,中央处但有政令,下面无不执行;地方上凡有动静,也必达听。可以防止地方做大,避免继续出现如今诸侯不听子的局面。”
汪过听的连连点头。
不过和商央所计划的不同,汪过根本不在乎地方上做大,他还巴不得自己国家早点生出来点大势力,夺了自己的权呢!
主要是那种中央发令、下必遵守,下有动静、便传朝廷的方式,让他觉得十分受用。
按照这样的想法,他就可以很方便的监视自己这些狗奴才,可以随时掌握整个国家的动向。
毕竟汪过现在也明白了,之所以自己总是受到背刺,主要是因为他和这些大臣中总有信息差。
同一件事吩咐下去,因为自己和那些狗奴才拥有的已知信息不同,最后才导致了不同的理解。
若是通过改革,能把信息获取的渠道拓宽,只要信息多了,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而底下这帮人,他们一旦搞起事情来,以前基于封地领主的习惯,没有向汪过汇报,这不就把自己给蒙在鼓里了吗?
现在通过郡县制,把全国各处的信息都能汇聚于朝堂,下面有个风吹草动,也瞒不过汪过的眼睛。
法自君出,政令缘一统,应该就能防止他们背刺了吧?
汪过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
“丞相,那依你所见,我们海国,应当怎样划分郡县呢?”汪过问道。
商央躬身道:“臣想以之前的城市为基础,直接设为县一级的单位。一城即为一县。之后再县上设郡。”
“如今海国已经管辖29座城市,虽然依旧比不上那些大国的地盘,但依臣看,可以设为两郡。”
“都城单列,不归于地方上的郡,由我王直接派人管辖。剩下的28座城市,直接以14城为一郡。”
“以都城周围,原海国领土为主体的部分,设平顺郡,郡守驻扎平城。”
“因为平城和顺城是最先属于海国的,又在都城边上,所以郡名以平顺为名,同时取平安顺遂的意思。”
汪过嘴角撇了一下,心里面十分难过。
不是,为啥这第一个郡名就要诅咒一下寡人?
平城和顺城的名字,是让你这么用的吗?
这俩城市在都城两侧,就该取点不吉利的名字,给寡人讨点开门红啊!
哎,真不知道这些狗奴才每都是咋想的。你这商央,划郡县制就算了,怎么连起名这事儿都给寡人安排好了?
商央却没管汪过心里的九九,继续道:“而靠近齐国的那14座城市,以镇宁城为郡守驻所,就叫镇宁郡。威震四海、以求下安宁!”
汪过:……
哎,寡人越不想听什么,这帮狗奴才越想着法给寡人拍马屁……
甚至连这个郡名,都安排的一套一套的。
算了,先不管了。
毕竟商央也是做了一件好事的,就是把都城给单列了……
反正按照如今的系统规则,他只要把都城丢了就算完事,所以这样单列起来,也是方便了他去进行安排。
也可以的!汪过点点头,表示认同。
反正这个郡县制建立起来也没关系。只要寡人能掌控住这都城的命脉,以及地方上别派出来贤才就可以了。
“我王,如今政令初行,以臣之见,应当速派朝中能臣,赴任郡守一职。”
“唯有如此,才能在地方上作出表率,让朝廷政令能够顺利执校”商央道。
emmm……
汪过心里打起了算盘。
按道理来,海国29城,绝大部分都不是海国的属地,对海国朝堂的信任度不够,而更愿意听信他们原先的封地领主。
很有可能海国朝堂上发出的政令,地方上执行起来会大打折扣。
所以就如商央所言,这些刚攻取的城市,确实需要由朝廷直接派遣一个干臣,主政地方。这样治理国家,就会少了很多麻烦。
可是汪过是那种怕麻烦的人吗?
他可是都想麻烦来的再多一些啊!让海国直接在麻烦中完蛋了最好!
汪过眼睛一眯,计上心来:“至于郡守的任命,却是不急。将来寡人自有妙计。”
商央一愣,道:“愿听我王示下!”
汪过一拍桌子:“寡人决定,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朝臣之中,都是一片震惊之色。
怎么好端赌,王上竟然要微服私访?
汪过并不答话,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是吧,震惊吧?你们越震惊,就明寡人这个主意越拿的对了!
汪过想微服私访,其实是经历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打算。
主要是基于两点目的。
一个是汪过真的想去看看这些城市的情况。
经历过平城那些个奇奇怪怪的建设方式后,汪过意识到,自己原本的记忆,和这些城市的具体样子,恐怕已经出了偏差。
就拿平城来,如果汪过早知道平城被吕布伟建设成了那个样子,那当初和齐国打仗,汪过肯定不会选择退守平城的。
所以汪过这次想来一发微服私访,看看自己手下的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将来也好心里有数。
再一个,就是因为商央,郡县制要推行,要首先把郡守的人选给确定下来。
而汪过觉得,朝堂上那帮狗奴才背刺的实在太厉害,下放地方,可能他遭不住。如果任用封地领主那些氏族们,恐怕又不会完全听汪过的安排。
所以郡守这种人,只能靠微服私访,从民间选出来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