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自清乾隆年间起,就开始在广州一带经商,做的是布匹生意,虽然不如米和盐那样精贵,但由于白家老祖先的兢兢业业,生意倒是一直都红红火火。据说最早一个到广东打拼的白家人是个侏儒,由于天生残疾,家乡的人一直瞧不起他。在无意中听到广东一带到处都是有钱人后,他也怀揣着这个梦去了那个地方。
\t吃过苦和受过轻视的人应该很能理解,那种拼死拼活也要挣一张脸的心情。这个侏儒老祖先先一个好心人家做门童,后来慢慢赢得这家人信任之后,就开始帮助他们打点生意。这侏儒的祖先脑子非常灵光,跟着白家人起早贪黑做生意,也从中悟出一些道道,加上他特殊的身材,很快为那家店招揽来不少客人。有些人是冲着这家店的货来的,但更多的是冲着这个能说会道的侏儒。
\t这个老祖先摸清了门路,就琢磨着自己另立门户的事情。他的这些小算盘,被这家老爷看出来了。老爷一直是个善人,不但没有责怪他,反倒给了他一笔钱,作为他做生意的启动资金。这老爷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倘若他以后混成了这个行业里的角,在这家后人吃不起饭的时候,记得赏一口饭吃。
\t侏儒祖先向这家老爷磕了三个响头之后,背着一个包袱出了这家门。
\t后来这侏儒祖先凭借自己学来的经验、能说会道的嘴巴,以及从不与顾客闹口角的几个做生意宗旨,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那家老爷的话应验了,这个侏儒成了这个行业在广东的翘楚,生意铺向了全国十几个省市。
\t当侏儒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侏儒被邀请进了白家宅子,由于这些年的摸爬滚打,起初对家乡人的恨意早就已经消磨干净了。他大笔一挥,掷出千金重修白家老宅和祠堂,一时间成了方圆数十里的大名人。
\t这世上有一句谚语,叫“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彻底被白家人打破了。自这侏儒祖先起,白家人的生意就一直如日中天。虽说比不上当时富可敌国的大实业家,但白家人在布匹行里,也算是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t从乾隆一直延续到光绪,这侏儒之后的嫡系子孙,就没有一个穷人。
\t光绪七年,白家老爷白善喜的二儿子白湘语年过十八。说来这白湘语是个浪荡无忌的富家公子,性格乖戾。在他十八岁生日宴上,白善喜请了几个老友赴宴。其中来了一位姓侯的老爷,这位侯老爷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在所有人都送上厚礼之时,他却一动不动,这让白湘语看在眼里,心中怒火悄燃。当所有人送罢了礼物,这白善喜见侯老爷未动,也就开了一句玩笑打破尴尬。谁知这侯老爷却说,不是我未备礼,实在是我的礼物太为贵重,所以不得不在最后送出。
\t谁也没想到,侯老爷送出的礼物竟然是自己刚满十六的女儿。
\t这位侯小姐,全名侯茗,出落宛若冰雪一般,说起话来更是知书达理,非常得体。这白湘语本是个纨绔子弟,可见了这侯茗之后也甚是喜欢。白善喜听了侯老爷的讲述,自然应下了这门亲事,白湘语为此高兴了大半个月。
\t到了双方约定的时日,正当白家人准备花轿要将侯家小姐娶进门时,传来了侯家老爷的死讯。白善喜建议延迟婚约,可不了白湘语死活不依,非要当日完婚。经媒婆的劝说,这日完婚也无不妥,可倘若要娶,这婚礼和轿子就免了,侯小姐必须披麻戴孝进白家门。
\t媒婆与侯小姐沟通之后,也得到侯小姐的同意,于是就披麻戴孝地进了白家。白家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侯小姐一进家门,就跟来了一群要债的,说是侯老爷身前吸大烟欠了不少钱。
\t白家老爷这才总算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可见儿子白湘语不依不挠,也只得应下,掏钱替侯老爷还了欠下的债务。
\t这侯茗小姐进了白家大门之后,对人待事恭恭敬敬。白湘语对她也是百般讨好,可不知是不是白湘语的方式没有用对,白家人相继发现,白湘语在讨不到甜头之后,就渐渐对侯茗转变了态度。时常醉酒之后,回家就对着侯茗打骂,一来二去,在白家人看来,侯茗对白湘语来说,就是个女仆人。
\t就这样过了几年,两人也一直没有生育。白家老爷和白夫人都有些着急了,正盘算着要不要分别找两人来问问,这时候,白湘语拿出了一封信,是侯茗不告而别留下的辞别信。信中说,自己对不起白家,对不起白湘语,恳请白湘语一纸休书休了她。
\t白家老爷差点被气得晕了过去,不过白夫人倒觉得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就干脆张罗起让白湘语另娶一房。
\t那时候,这个旅店老人的父亲正在白家跑腿,不过是个小孩。在此事传出来不久之后,老人的父亲一天在后山捡煤炭花,遇到了正提着两个馒头朝后山走的白家少爷白湘语。老人的父亲见他鬼鬼祟祟的,便起了好奇之心,偷偷跟了上去。
\t他只见白湘语上了后山之后,进了那个白家人当初修的柴房,然后将门给关上了。那柴房本来是用木头块钉成的,老人的父亲无比好奇,就小心翼翼地靠上去,透过缝隙朝里一看,整个人都吓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