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陵秀才 > 第三十一章 一步一诗

第三十一章 一步一诗(1 / 1)

最近宫女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宫中来了一个长得十分好看的持刀官,但凡见过的都回来跟自己的姐妹们吹嘘,那可不只是一点点好看。

秦钟是第一次来公主的大殿,躲在角落里的宫女们纷纷探出脑袋望过来,都有些吃惊。

男人都能长成这样,让咱们当女人的情何以堪?

含山公主听着秦钟对自己的赞美,微微喘息说道:“秦侍卫夸人,跟别的人都不太一样呢。”

“卑职没文化,殿下见谅。”

秦钟其实十分的害怕碰见含山公主,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知道原因的。

当初在涪陵阁那触目惊心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也就是碰上了眼前这个温婉善良的女孩,要是换了别人家的公主,秦钟现在只怕已经被活剐了。

摸公主的胸啊,秦侍卫把未来驸马爷才能做的事儿给提前干了。

至于含山公主规模如何,秦钟此时细细想来,不大不小,正是最最合适的手感。

那天公主殿下衣服穿得薄,所以秦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王公服饰的年轻公子领着太监们向这里走来,看也没看秦钟,走到含山公主面前躬身行礼:“南梁韩师昭,见过殿下。”

秦钟退到一旁,心里明白过来,这位自己从来没见过的年轻贵人,就是即将代表南梁皇室向大明朝称臣纳贡的南梁世子。

这位世子长得英俊挺拔,比秦钟还要高一些,举止投足之间没有丝毫的张扬,内敛无比。

南梁世子韩师昭脸上永远都带着丝和煦的笑容,这样的姿态配上他贵不可言的身份,很难让人产生抗拒的心理。

含山公主回礼,南梁世子回头示意了下身后的太监,太监走上前手中捧着的是几本古色古香的书籍。

见含山公主面露疑惑,韩师昭微笑道:“本王听闻殿下喜爱诗词歌赋,来大明前,特意收罗了些民间的孤本,都是这几百年间的大师所作,许多诗词从未面世,特拿来与殿下一起品读。”

韩师昭把‘一起’两个字咬得重了些,说完,便安静等待含山公主的答复。

这位南梁世子,是带着南梁皇帝的旨意,背后却是整个南梁对于大明的期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明朝都必须要妥善对待他。

而现如今,南梁成为大明属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西齐最近风波不断,对于南梁,大明朝必须拉拢。

含山公主听完韩师昭的话,微微迟疑番后点头说道:“那便请世子随我来。”

世子听后顿露欣喜,抬脚就进了大殿,秦钟自认已经没自己什么事便准备离开,却听含山公主回头冲他喊道:“秦钟,你也一起来。”

秦钟一愣,不知道含山公主叫自己到底是为何,你一个公主,一个世子之间的交流,扯上区区带刀官是为什么?

南梁世子也奇怪的看了眼身旁这个俊美的侍卫。

入了大殿后院,宫女们送上一盘盘精致点心,含山公主在绿柳的服侍下款款而坐,身上那件华服不见一丝褶皱。

南梁世子坐在对面,拾起一本古书递到含山公主面前,微笑道:“这是我南梁大诗人,唐明彦所著,其中有一半的绝美诗句,是从未给外人看过的。”

“唐大家?”

含山公主听后起来兴趣,迫不及待的拾起古书,翻了几页轻轻的跟着读了几首诗,感慨道:“不愧是唐大家,他的诗句柔美却不失文人气骨,如此佳句没能被世人所知,实在是明珠蒙尘。”

南梁虽说国力衰弱,军队战力不佳,但国内文风鼎盛,多少大儒皆出自南梁,是这世上读书人最为向往的地方。

如果能听一次南梁大儒的课,必定会受益匪浅,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共同认知。

秦钟倒是听说过这个唐明彦,以前和王汲厮混时,一喝酒他便要吟诗几首,吟出来的,大都是唐明彦的诗词。

含山公主读到一处,却听南梁世子再旁说道:“殿下,在我看来,这句里的望,可改为探,您觉得呢?”

听到南梁世子的话,含山公主又重新读了遍,心悦诚服道:“世子好文采。”

“哪里,哪里。”

南梁世子谦虚的笑道:“我南梁虽然比不得大明朝横扫寰宇,可就是在这等无用处的地方颇有建树,让殿下见笑了。”

秦钟在一旁听着就觉得这老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又见含山公主正细细阅读,旁若无人,而那世子轻摇手中折扇看着含山公主。

图谋不轨?

自从南梁世子入宫后,便有传闻说皇帝陛下有意将含山公主下嫁与韩师昭,以此表现皇恩浩荡,两国永世交好。

现在看来,确实是郎有情,但不知道公主殿下是作何想法。

正在这时,太子邸朗火急火燎的抱着自己的长枪冲了进来,看见秦钟后不满喊道:“秦钟,我让你下了值就到东宫来陪我练武,你怎么跑含山这里来了?”

见堂堂大明太子在那抱怨,秦钟苦笑行礼。

南梁世子急忙站了起来向太子殿下躬身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世子也在?”

邸朗颇为惊讶,走到含山公主面前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我们家含山这里很热闹嘛。”

“哥哥!”

含山不满邸朗随意就乱了她的头发,委屈说道:“你不能这样摸我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邸朗哈哈大笑,也不着急离开,把长枪扔给身后太监,大大咧咧的坐下,夹了块糕点放入嘴里,兴致勃勃的看向南梁世子问道:“世子找我妹妹有何要事?”

“要事没有。”南梁世子微笑道,“只是听闻公主殿下喜爱诗词,便拿了些过来一同品鉴。”

邸朗听后拿起一本古书,随意翻了翻,南梁世子看的心疼,这些书可都是孤本,天上地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份出来,这太子爷要是给撕坏了,那可真是造孽造大了。

好在邸朗根本看不太懂那些枯涩难懂的诗词,放到一边之后接着问道:“世子爱诗词我是知道的,却不知道爱不爱舞刀弄枪?”

南梁世子尴尬笑道:“太子见谅,小王,小王不太会这些。”

太子看了看南梁世子,见他好似十分不解为何堂堂大明储君要把精力放在这种地方上,心里一时不爽,正想拉着秦钟离开,然后忽然想起这个俊俏的侍卫,还是个秀才呢。

于是邸朗急忙转过身,走到秦钟面前搂着他的肩膀得意说道:“世子,南梁文风鼎盛,大家辈出,但我大明也不差,就我身旁这位带刀官秦钟,便能出口成章,七步成诗。”

秦钟诧异的看向邸朗,心想老子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能七步成诗了?

妈的,本秀才要是真能七步成诗,也就不用被陇国公那老小子威逼利诱的给弄去北方吃土,秦钟刚想张嘴说话,便看见邸朗在向他使眼色。

含山公主也抬起了头,看向秦钟的眼神满是惊喜好奇。

见秦钟一脸迷茫,邸朗把他拉到一边,两颗脑袋凑到一起,小声说道:“咱得把这个场子找回来,不然这南梁世子会认为我大明无人可用。”

秦钟鄙夷的看了眼邸朗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并且对于他把自己推出来当出头鸟一事很不满:“殿下,这事你应该找王汲才对,我根本不会作诗。”

“随便扯几句你都不会?”邸朗完全不给秦钟开脱的机会,说道,“你好歹也是个秀才,难不成是买的?”

显然太子殿下对大明朝取士的制度不太了解,秀才上头还有举人,举人上头还有进士,秦钟肚子里那点儿墨水,早就被这段时间的荒废功课给忘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能做出诗来。

“我不管,大话都说出去了,你硬着头皮也得给我上!”

说完,太子转过身,拉着秦钟走到南梁世子面前:“世子,出题吧。”

南梁世子摊开折扇,看着秦钟,表面上还是笑意盎然,心中却是不屑,南梁诗词冠以天下第一,自己更是从小接受名师大儒的教导,要是随随便便一个大明侍卫都能把自己震住,那说出去还不得贻笑大方?

“这位带刀官既然是军人,那便已出征为题作诗一首可好?”

邸朗立刻答应下来,就好像要作诗的是他自己一般,还不停催促秦钟:“走两步,你走两步再作诗。”

这小王八蛋还真是充分演绎了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含山公主抿嘴偷乐,却依然把期待的目光投向秦钟。

秦钟看了看四周的人,心想着绝对不能出丑,自己长这么好看,怎么能出丑?

对不起了,前世的各位大才子们。

秦钟抬起头,抬脚走了一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南梁世子的笑容忽然僵硬了起来,摇曳折扇的手也不自觉的停住。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外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南梁世子的笑容完全敛去,竟是低头细细品味,佳句,不,绝代名句,这怎么可能,这种必定流芳百世的名句,这个区区八品侍卫是怎么可能.......

秦钟抬脚走了第二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含山公主的双眼停在秦钟的身上再也没有离开。

第三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不破楼兰终不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一步成一诗。

秦钟一共走了七步,便念出了七首绝句。

大唐数百年的文人骚客,数百年的征战不休衍生出的塞外诗,那些千古流芳的名字,那些名字代表的高度,岂是南梁世子可以比肩的?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秦钟停下了脚步,也闭上了嘴。

院子内鸦雀无声,南梁世子用着一种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秦钟,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含山公主双手收在袖子中,默默握紧了拳头,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邸朗坐在一旁,捧着盘桂花糕疑惑的自言自语:“这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最新小说: 解构诡异全文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绝对征服系统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 红警之崛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