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确认死者身份。
世界上不会凭空出现一具尸体,出现了尸体,一定就会有人口失踪的报案。
江林市目前有十八起人口失踪案,但谁又规定,在江林市发现的尸体,就一定是江林市本地人呢?
好在现在警方的刑侦技术足够先进,想要确认死者身份,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包括dna检查和颅像还原,这是警方最常用的方法。
尸检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想要从一具已经呈现出巨人观的尸体上查出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还是比较困难的。
重案组继续对张雨霏的人口失踪案展开调查,根据我们讨论过后的案情调查方向,我们现在把调查重点放在张雨霏失踪前的行动轨迹上,查一查她都去过哪些地方。
根据对张雨霏母亲和张雨霏公司同事的调查,张雨霏的生活非常简单,吃饭都是在家和公司的餐厅,上下班都是骑共享单车,平时购物都是去家附近的一个大型超市。
但这一切只是我们掌握到的,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绝对不会是这么简单。
电影院,咖啡厅,游乐园,饭店,小超市这些地方,虽然去的比较少,但绝对是去过的。
与此同时,法医可解剖室里,对于下水井女尸的尸检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
这是一间腐败尸体解剖室,是法医科里专门用于解剖腐败尸体的解剖室。
法医科的两名法医正在对这具腐败的女尸进行尸检。
死者是一名女性,原本披肩的长发已将被污水和血水沾染,打绺结成了“脏辫”,由于死者皮肤已经腐败,血水和体内突破人体免疫系统控制的细菌繁殖,形成的污绿色体液混合在一起,通过皮肤的腐烂之处流出,将白色连衣裙紧紧粘在伤口上,合为一体。
法医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女尸身上的白色连衣裙与尸体分割开来。
两名法医换好了解剖腐败尸体专用的防护服,正式开始了解剖工作。
两名法医一名姓狄,一名姓宋,两人绝对是整个江林市最具权威的法医。
他们分别有“小狄公”和“小宋慈”的外号,也是对于两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肯定。
两名法医联手,用锋利的解剖刀割开女尸身上的衣物,慢慢将衣物与皮肤分开。
首先的步骤,是对尸表的观察,看看尸表身上有没有创口和伤痕,创口往往代表着死者的死因,而尸表上任何一处细微的伤痕,都可以还原出死者被害时的案发过程,以及凶手的杀人动机。
尤其是明显的车祸拖擦伤,还有绑架约束伤,往往可以将案件的性质直接确定。
但是两人眼前的这具尸体,体表已经看不出有价值的创口和伤痕,肌肤的腐烂足以让任何创伤和伤痕全部侵蚀。
但尸表观察还是要做的,两名法医强忍着腐烂创口的视觉冲击,进行仔细观察。
尸表观察进行的非常缓慢也非常认真,两名法医很快在死者仅有的几处完好皮肤附近,发现了一些皮肤损伤。
所谓的皮肤损伤,是在死者的尸表上发现了一些疱疹。
随着人体死亡之后免疫系统的崩溃瓦解,疱疹破裂最后导致感染,但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疱疹形成后的伤痕。
皮肤上形成疱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最为常见的是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会发生水痘。
两名法医继续观察,可是两人越观察,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在死者的体表、眼睑、口腔、下体都发现了这种带状疱疹。
疱疹是病毒引起的,而下水道里虽然环境比较恶劣,但充其量只是有细菌,因为病毒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是无法长期存活的。
这说明,这名死者在生前,体内就携带某种病毒,比如疱疹病毒hsv,人类汝头瘤病毒hpv等。
但死者死亡这么久,体内的病毒早就已经无法继续生存了,只是现在还无法判定死亡时间,对于病毒的种类也不清楚,而且不同的病毒在宿主死亡之后存活的时间也大不相同,所以两名法医还是非常的小心。
体表观察完毕,接下来是最为关键的解剖工作。
狄法医主刀,锋利的解剖刀划过本就已经腐败的尸表,很容易就将尸表切割开。
首先是死者的颈部,人的颈部是非常脆弱的,颈动脉和中枢神经都在这里,而且保持人体存活的呼吸道也在这里。
无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死亡。
狄法医很快就在死者的颈部发现了问题。
“死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一种无色的透明液体,含有淋巴细胞,淋巴在淋巴管内循环,最后流入静脉,部分组织液经此流入血液往复循环。淋巴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主要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组成,外面包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并与淋巴管相通连,被膜向淋巴结内伸入,形成许多间隔或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网状支架,其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清除细菌和异物等。
而淋巴结肿大是指扩大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可能是源于数量增加的淋巴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或者来源于通常不存在的浸润细胞。
听到这句话后,身边的宋法医立刻打起精神,他的大脑在飞速思考,思考着所有可能性。下一秒,他伸手去探死者的腋窝和腹股沟,都发现了非常明显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直径都在一厘米以上。
宋法医转过头去,看向狄法医。
正巧狄法医也在看向他。
两人隔着护目镜呼吸,还有医用隔离面罩对视了一眼。
他们没有过多的交流,仅仅靠一个眼神,就立刻领会了对方的想法。
因为这个想法,也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了狄法医的脑海中。
死者很有可能患有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