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切完,宁歆歆取了两根筷子,在面剂子正中一压,然后把压扁的两头捏在一起,一个秀气的花卷就做好了。
她动作快,梁彦昭没看清,就央着她再做一个,言说这次一定能学会。
宁歆歆放慢速度又做了一个,梁彦昭果然就上了手,做完还不忘给整整形,当艺术品对待一样,倒比宁歆歆这个师父做的还规整。
案板足够大,宁歆歆索性不管剩下的花卷剂子,站到另一侧开始圈剩下的半块面,揪好剂子后又揉成了椭圆形的面团。
梁彦昭看着这些也不像馒头,就问道:“歆歆,这些是要做什么?”
然后就见宁歆歆举起面团,用拇指和食指把一头捏尖,尖头两边各按上一个沾水的绿豆,又用剪刀在面上剪出尖尖,一个刺猬馒头就做好了。
她小时候不爱吃饭,姥姥就总爱把面食做成各种形状,刺猬、兔子、小金鱼……还会加上豆沙馅、枣泥馅、三鲜馅。
刺猬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是今天太匆忙,来不及拌馅,只能先做成馒头了。
“是刺猬馒头,学会了吗?”宁歆歆问道。
梁彦昭已经做好了花卷,接过了剪刀点头道,“学会了。”
不得不说,梁彦昭在做手工方面真的天赋异禀,宁歆歆虽然厨艺过人,面点却不太在行,做得总不那么美观,饶是姥姥这样疼她也觉得她资质不行。
梁彦昭应该会是姥姥眼里的好学生。
宁歆歆把做好的馒头花卷挪到笼屉上,笼屉上铺的不是纱布而是槲叶,她第一次发现厨房有这个的时候非常惊讶,还道是厨房有人精通面点,结果红苏说这是用来烧火用的。
真是暴殄天物。
槲叶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气,用来蒸馒头、肉龙等都别有一番风味,但却越来越难买,姥姥买到一点槲叶都会留着过年蒸黄米年糕。
还有一些地方会用槲叶代替苇子来包粽子,也会给糯米更增一分香。
梁彦昭今日还有些不过瘾,见案头还有一小块面就要下手揉,“歆歆怎么还落了一块面?”
“诶,别动,”宁歆歆盖上锅盖,“那是我故意留下的,用来做面引子。”
南潞的气候不算湿润,秋日里更燥,把发酵好的面团晒干盖在厨房,下次发面时直接掰碎了拿温水冲开就能发面了。
老面馒头比起酵母馒头还更劲道好吃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是,系统的酵母卖得太贵,宁歆歆决计不再入手。
“面引子是什么?”
感情这里吃的都是死面馒头,“面引子呢,就是可以让馒头变软的东西。”
红苏已经拿好了火钳子在灶头就位,托着腮看着二人有来有往地对手戏。
宁歆歆低头看了看,发现红苏这副样子简直像极了cp嗑上头的自己——这个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我的cp是真的!
“红苏,你是歆歆身边的一等侍女,无需做烧火这种粗活,唤别人来即可。”梁彦昭也发现了红苏。
“不不不,殿下,奴婢都是心甘情愿的,”红苏状若惊兔,心道太子可别让别人短了我这烧火的活计去啊,那就吃不到太子妃做的好饭了,“奴婢愿随时跟在太子妃身侧。”
“倒是忠心,”梁彦昭笑笑,看向宁歆歆,“我让赵嬷嬷选了一批得用的丫头,歆歆改日去挑几个,太子妃身边只有一个丫头,传出去会让人以为太子府苛待了你。”
宁歆歆探了探锅里水温,把笼屉放到了锅上,“让红苏去挑就行,反正挑来还是要听红苏支使的。”
红苏忙忙摆手:“奴婢不敢。”
“慌什么,你听我支使不就行了?”宁歆歆扫净案上的生面,又嘱咐红苏道:“起一点点火维持这个水温,看到馒头变两倍大就大火烧水,水开后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减火,焖上半柱香时间起锅。”
说罢就拉着梁彦昭离开了厨房,马上就要生火火,梁彦昭的脆弱肺多待一会儿就要变窝囊肺了。
梁彦昭存疑,“说这么多,红苏能记住吗?”
“哎呀,人家聪明着呢。”这几日宁歆歆已经摸清了红苏,心思活络、做事麻利,虽然没念过书,却有个好记性。
估计原主的娘是个识人的,北铉的公主们虽然只能有一个丫鬟,但原主这个丫鬟却安排得极好。
进了益安居,宁歆歆展开脉案开始翻看,好些字都是繁体,她猜了几个就懒得动脑了,索性抓壮丁,不认识的就直接问梁彦昭。
这本脉案是梁彦昭安排司医监的人赶了几个大夜整理出来的,详细的脉案存了一柜子,不知道要查阅到什么年月去。
梁彦昭坐她旁边也捧了一沓折子翻看,手持朱笔时不时批注,间或凑过头去帮认几个字。
两盏茶的时间便看得差不多了,宁歆歆抓了支毛笔开始整理梁彦昭的慢性病:风寒、腹泻之类的小病不算在内的话,有胃脘痛、不寐、乳蛾、肠痈,累时交病。
她咬着毛笔杆子,思索了片刻才翻译出来这些病,大概就是胃炎、失眠、扁桃腺炎、阑尾炎,亚健康。
跟她把脉的结果大致吻合。
唯一不好确定的就是,她第一次见梁彦昭时,完全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症状,但是无论梁彦昭本人回答,还是脉案记录都只有肺咳。
她想到了曾经见过的一个特殊病例,看症状是支气管哮喘,但是老板把脉说只是支气管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