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来几个老板,倒是不认识,不过路上介绍过了,都是南江省里买了国营企业的私企大老板。
论身家,梁一飞在里面也就是普普通通,其中有一个老板把隔壁中领市两个大型纺织厂一块拿下来了,那是加一起三四千人的超级大厂。
可以说,南江省企业改造的杰出人物、领军人物,今天基本都到了,本人有事真过不来的,也派了专人来。
可是,今天却不是开会,国资局先派车,把梁一飞接到了省厅,然后又派了三辆车,由梁副处长带队,来了这处滨海市最大也是最老的工人区之一市运输公司厂区。
来之前,省厅特意通知,所有老板不带大哥大,不穿西装名牌,装着越普通越好,送他们来的车,距离厂区还有一公里就停下了,所有人下来步行。
很多老板,包括梁一飞在内,一开始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省厅这是什么意思。
下车之后,步行过来的一路上,梁处长道明了原委。
今天来,是让这些老板,亲身感受一下,下岗工人的生活状态,接受现场教育,希望他们在企业改革中,能尽可能的考虑到工人的利益,确保工人下岗后的生活问题。
严格来说,不是‘希望’,而是要求!
因为就在上周,滨海第一制药厂出了一起重大事件!
事情太大,连媒体都压着没敢报道,梁一飞也才出院,所以他压根不知道。
制药厂从80年代中后期效益就越来越差,92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被卖给了一个外资老板,对方拿到厂子之后,立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批人强制下岗。
当时的下岗方案,相对还算比较温和分批次减少工资,三年之内,每年分别依旧能拿基本工资的六成、四成和两成,给工人一个过渡时间,三年后,和厂子里完全脱离关系。
当时国资局和厂里也是同意的。
可这个方案,执行起来,才发现不对头。
92年还好点,到了93年,下岗工人的工资从六成,锐减到四成,算起来就90块钱,再加上通货膨胀,而这一年物价上涨却很快,这90块钱哪里够花?!
越来越多的下岗工人开始自谋生路。
有手艺的工人还好点,能出劳动力的男同志,也能赚口饭吃。
可是有些女同志就不好办了,这些人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以前在办公室里干着毫无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天天打毛线聊家常,骤然让他们去找工作,相当困难。
一部分年轻女同志,就利用起了女人天然的优势。
当初,岚韵湖没有三陪,但滨海市其他歌舞厅,这种下岗女工来进行陪侍的情况十分常见。
制药厂有个家庭就是这样情况,一家人,父亲、母亲、儿子、媳妇,四口人全部下岗,日子没法过,儿子出去蹲三轮车,这个媳妇背着家里去陪侍,几个月下来,钱是赚到不少,人的心思也活泛了,过年期间,跟着个特区的老板跑了!
那家父母想不开,老太太喝了农药,老头子一气之下中风,儿子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到了购买了制药厂的外商身上!
要不是他买了厂子,如今一家四口还好端端的在厂子里上班,哪会有今天?!
制药厂下岗职工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一块跟着那人闹事,堵了制药厂大门,围住了外商的汽车据说还打了人。
这事情一下子闹大了。
省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出面解决,采用了一个没办法的办法,厂子先暂停生产,之前工资,全部按照七成发。
可人家外商不干了,谈不拢,撤资闪人。
人跑了,事出了,原来已经颇有声色的制药厂,再一次陷入了停滞之中,各方面都没落到好,外资一撤,制药厂账上根本没钱,挤压着一大堆货,这个烂摊子只能国资局接手,政府掏钱来补贴厂子里的在岗和下岗工人。
所以国资局紧急把这批老板召集在一起,现场教育,打预防针!
政府就那么点钱,又要维持正常开支,又要搞建设,千万不能再出类似的事了!
“你们讲讲,这个事能怪谁,哪方面都不能怪,外商的安置政策算是不错的,厂子里的下岗工人一开始也是配合的,当地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帮助也是有的,可谁能想到出了这么个意外情况,那小妇女跟人跑了!现在倒好,制药厂以前还能发一部分下岗工资,在岗的收入更高,可这么搞下去,现在停产,用不了半年,所有人都拿不到钱!”
梁副处长边走,边和一群老板说“有人讲,这次事故纯属意外,是倒霉,可是同志们,老板们啊,你们想想,要是一个厂子几百号几千号工人一夜之间全部下岗,都没工作,生活没有着落,那这一类的意外,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今天是这个,明天说不定就是那个!我话说在前面啊,接下来不管是谁,不管哪个厂,再有类似事件,你们自己解决,国资局不会出面帮你们擦屁股!”
这一路上,就听梁副处长一个人在说,其他人都没有怎么讲话。
讲什么呢,无话可说。
大环境在这里,既然想占国营企业改革这个便宜,从里面分一杯羹,那同样就得承受它带来的其他种种要求。
说白了,便宜买厂,这等于是用自己的能力、手段、智慧,去解决很多老国企遗留问题,来换取国营企业的场地、设备、熟练工人。
当然,一些纯粹是乘机挖国家墙角,倒买倒卖的人除外。
说着话,就看见不远处一大片灰色的顶棚,运输公司的宿舍区到了。
成立于1950年的运输公司在70、80年代曾经是滨海显赫一时的超级大企业,全市一切和车辆、运输、交通有关的业务的运营、审批,都由运输公司负责,最鼎盛的时候,下属七个子公司,几十个门市部,厂子澡堂、影院、学校、宿舍、甚至医院,一应俱全,有六千多职工,几万的职工家属。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计划体制的逐渐变化,运输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货运分离、汽车进出口分离、汽配零件业务分离、公交、出租车业务分离……到如今,曾经显赫的运输公司,就剩下两个主要工作,修理和教学。
运输公司职工子弟学校,一个小规模技校,培养汽修工,几十家门市部,留下了几个,变成了小型汽车修理厂。
就这么一个学校,几个维修点,要养活整个运输公司目前还剩下的三千多职工和家属,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已经下岗,拿着一个月几十块钱最低的下岗工资。
今天带梁一飞他们来,就是‘参观’运输公司这些下岗工人的生活状态,亲身感受一下这些下岗工人的难处。
“各位,你们自己进去逛吧,注意安全。”梁副处长说。
这片生活区不是后世的居民小区,而是一个巨大的蓬户区,道路狭仄潮湿脏乱,却又四通八达,电线胡乱的从房顶穿过,梁一飞找了一个有一口井,看起来干净点的路口朝里面走。
在里面逛了有快二十分钟,给梁一飞的感觉只有四个字死气沉沉。
生活区里人很多,而且很多其实都是年轻人,但从这些人身上,看不到任何活力。
年轻人们几个人聚在一块,蹲在地上,百无聊赖的盯着黑白电视机发呆,年纪大一点的,三三两两的坐在门口,面无表情,也不怎么说话,三四十岁的人,却给人一种安度晚年,或者老年痴呆的感觉。
走到一个开阔点的路口,终于看到了一个还算有点活力的场景一个污水横流的公共厕所边上,是个小卖部,小卖部窗口挂着塑料手枪、贴画、皮蛋卷这些东西。
有个穿着破汗衫的中年大叔,蹲在门口,用小剪刀小起子一样的工具,在制作夏天的凉拖鞋。
边上已经做好了几双。
这人大概认出梁一飞是生人,说“老板,要不要买双凉拖鞋啊,手工做的,便宜,皮实!”
梁一飞蹲下来,拿了一双鞋看了看。
感觉手工一般,也不好看。
黑洞洞的小卖部房子里,还放着一些还没上油漆的铁制手工艺品,有小树、小动物什么的,都是废铁丝、铁条、车轮胎橡胶皮什么的焊接在一块。
“师傅,这都是你自己做的?”梁一飞问。
“对,我以前是八级工,下岗了,手艺没处用,做点小东西,赚一个是一个吧。”大叔又拿起来一双鞋,说“买一双吧,不好看,可结实,耐用,随便你怎么踩都不会坏。”
说着,像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话,双手抓着拖鞋,用力的拉扯了几下。
咔嘣……一声轻响,凉拖鞋的带子被他扯断了。
场面十分尴尬,梁一飞蹲在那,和拿着断开拖鞋的大叔,大眼瞪小眼。
一阵风吹来,带着隔壁厕所的臭味。
风中凌乱。
“这个……呵呵……生活艰难,不容易,让你看笑话了。”大叔苦笑着摇摇头。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