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甫云说出这样一番话后,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而当事人却气定神闲。
楚逸辰是百官之首,自然他的位置是在最前面的也是离太子等人最近,楚逸辰听了皇甫云的一番话,嘴角划过一抹冷笑,不等皇上说话楚逸辰已然悠然的站起身对着皇甫云说到:“多谢五公主错爱,不过本相并不想娶公主,还请公主另择旁人。”
皇甫云身形一僵,她没想到楚逸辰会拒绝的如此干脆,连想都没想便拒绝了她,他可知娶了她对她百利而无害,缓了缓神,皇甫云道:“不知本公主那里不好,热的楚相如此不留情面的拒绝我,楚相可知去了本公主对你并没有坏处。”
楚逸辰一脸淡然的道,清冷的声音从他口中传出:“公主天人之姿,自是很好,不过本相不想娶一个别国公主罢了,还请公主不要为难本相。”
“楚逸辰,你……”皇甫云因楚逸辰的话怒从心生,“好,楚逸辰你不要忘了本公主可是临月国的公主,你这样据婚,可知后果,你不要忘了你只是个丞相,就算你背后有楚南王府当中据婚你可要想好了。”
“云儿说的不错,楚相在拒绝之前可要想好了,再做决定。”只是一直保持沉默的皇甫钰也开口说到,今日云儿定要嫁进楚南王府,只有进了楚南王府临月才能安享太平,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终究会落空,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存在。
“本相不介意领兵出征,只要你临月国承受得住。”楚逸辰不以为然的说到。
楚逸辰的话让皇甫云与皇甫钰皆是一惊,其实不单单是他们,在场的所有人也因楚逸辰的话被惊到,即便大家都知道楚相为人处事从来不看你的身份,他想做就做从不看别人脸色,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众位皇子都拉拢不了楚逸辰,众人却也没料到今日的楚相居然这么不给临月面子。
而这时的皇甫云却心内一动,随即缓步来到大殿中央,对着景昭帝微微扶身说到:“南帝,既然是两国联姻,云儿也有权利自己选择要嫁的人,今日云儿只想请皇上下旨,让我嫁给楚相。”楚逸辰即便你再抗拒,却也不可能违抗圣旨,违抗圣旨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即便是楚南王也救不了你,今日注定你得娶我为妻。
坐在首位的景昭帝听完皇甫云的话,眉头一皱,脸色也有些许不好看,景昭帝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开口说道:“这件事,朕也不好做主,楚相的决定可不是朕一道圣旨便能打消的。既然楚相不同意云公主可以换个人我南诏大好男儿有的是,公主何必占着楚相不放。”
皇甫云一听便知景昭帝这时不同意自己嫁给楚逸辰了,心内气愤不已,“不知南帝为何不同意我嫁给楚相,是怕我嫁给楚相楚南王府成为威胁,还是怕本公主把你南诏的情报传递给临月,南帝可否告知云儿原因。”
“这……朕倒不是怀疑公主,只是云公主有所不知,楚南王府有家训,凡楚南王府世代子孙,不得娶皇室公主为妻,女子不得嫁入皇室为妃,所以朕才为难。”景昭帝笑容可掬的对着皇甫云说到。
皇甫云听了后,不禁一愣,她到不知这楚南王府还有如此规定,心中不禁暗恨起楚南王府的先祖来,定下这个规定。一时之间皇甫云也不知如何是好,随即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皇甫钰,希望自家的太子哥哥能有对策让自己如愿。
皇甫钰接收到妹妹的目光,思量片刻站起身来,冲着景昭帝行礼说到:“既然如此,本宫便不让妹妹和亲了,还请南帝选一位公主,孤许她太子正妃之位。”在场的众人被这极大的诱惑打动,都在心中思索,太子妃之位可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即便是别国太子,但如若是自家的女儿嫁过去那也是水涨船高呀。
景昭帝也被皇甫钰的话说的一愣,若说这和亲公主他也思虑过,皇室之中四公主与六公主都到了嫁娶的年纪,三王府的待嫁女子他都筛选了一遍,却也没有选出合适的。
想到此景昭帝不禁抬头看了一眼离自己不远处,坐着的正在低头饮酒的楚凝玥,自从凝玥比试完后便在没有说过一句话,如若不是她的位子靠前惹人注意外,众人恐怕便忽略了这大殿上还坐着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在场的所有云英未嫁的女子的命运。
这时也有人庆幸凝玥郡主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话,而皇帝方才的一眼,让许多人悬起了心,生怕皇上会问凝玥郡主选谁去和亲。众人都心知肚明,就算皇上让在场的待字闺中的女子远嫁,也不可能让凝玥郡主作为和亲的对象,皇上恐怕宁愿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也不会让凝玥郡主去和亲,这也显示出皇上有多放纵凝玥郡主。
在说坐在一旁的凝玥,虽然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但是大殿中几人的对话都传到了她的耳中,他之所以不说话,便知道大哥与皇伯伯势必会拒绝皇甫云的要求,皇甫云被拒绝皇甫钰不可能坐视不理,肯定会帮着自己的妹妹,即便皇甫云不能嫁入楚南王府,却可从南诏选一位出来去和亲。因而临月也势必与南诏绑在了一起,即使有一天两国反目成仇临月手中却也有筹码。
不管嫁过去的是公主还是三王府的郡主,或者是大臣之女,如若有一天两国开战,临月国大可以用此人作为人质要挟南诏,而南诏势必不可能坐视不理,否则将会让南诏陷入两难的绝境,如若南诏一意孤行,不仅会失去民心甚至有可能发生叛乱,得不偿失。果然这临月太子的心机不可谓是不深沉呀。
想到此凝玥嘴角多了一抹冷笑,一脸淡然,放下手中的酒杯,抬头与坐在不远处的兄长对视一眼都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了然。
这么多年即使凝玥不知道朝事却不代表他不知道当下四国的形式,凝玥也有自己的方法知道四国的局势。而凝玥如若是男儿身他的才华绝不亚于她的哥哥楚逸辰,甚至比楚逸辰还要高。
或许在其他国家没有女子摄政的权利,可是在南诏却不尽然,南诏开国之初便有一位摄政公主,此人是景昭帝先祖的女儿,南诏立国之后先祖并未立太子,却下了一道圣旨,便是封那位满腹经纶的皇室公主为摄政公主,让她教导几位皇子,亦让她选出了那能当皇帝的人,那位摄政公主,文韬武略无一不精,上马可打仗,下马可坐看云卷云舒。
据说这位公主一生未嫁,为了南诏国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这位摄政公主死后被追封为超一品摄政护国文公主,也是南诏历史上唯一以外拥有双封号的公主。
而也因为有了这位文公主,才让这南诏国数百年都出现了明君,重用贤臣。而今天也有人断言过凝玥郡主或许是既那位文公主之后的第二人,也因此凝玥有时过问朝事大臣们也不多加阻拦。他们亦知凝玥郡主的才华远远超出了这朝堂上的许多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