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四)(1 / 1)

赵匡胤除了对中央、地方政权的完全掌控外,对于法律判决权也不放过。

由于五代藩镇跋扈,以致不顾法律而随意杀人。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下令,各州判决的死刑必须由刑部进行复审,并且还恢复了县尉,由县尉执掌一县司法治安的权力。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匡胤明令,禁止藩镇以牙校审断州府刑狱的陋规旧习,任命科举出仕的文官来断案,剥夺了藩镇对州府一般案件的审理权。

死刑要报请中央,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比如,在安徽杀了人,判死刑,须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当然一般不会被驳回,准能够核准,但是一定要把死刑报给中央。古代死刑都是由皇帝亲自批准。

比如在清朝,就有懋勤殿勾到。皇帝在懋勤殿用朱笔将死囚姓名勾去,表示核准,又称

“勾决”或

“勾到”。勾决咨文下达便可执行死刑。勾一个人,大臣就要下跪三次给他求情,上天有好生之德,请皇上恩准。

皇上说这家伙太坏,勾了,但大臣还是每一个人要请求三回,别杀他,上天有好生之德。

其实也就做个样子。因为一般判死刑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勾了就完了。

同时,还有就是

“制其钱谷”。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尝到了手握军权所带来的甜头,但他也深深明白军队除了将领和士兵,更重要的是要有钱、粮支撑,试想如果没有军饷,哪个士兵愿意为皇帝在战场上厮杀呢?

之所以中唐以后藩镇割据,是因为藩镇节度使掌管地方钱、粮,并以此来招兵买马。

因此赵匡胤觉得要防止藩镇割据现象再次出现,就要从地方的钱、粮下手,从根本上消除形成割据的经济基础,极力削弱地方官府的财权。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朝廷颁布政令规定,每年各州赋税收入,除度支经费外,其余

“悉辇送京师”。凡以

“留州”、

“留使”等名目截留的财物,一律上缴朝廷。随着政权机构建设的逐渐完善,地方财权通过路一级的转运使、州一级的通判、县一级的主簿,最终统归中央。

赵匡胤还派京官监督各地场务,场务就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征收各种商税、专卖税,他们制定条禁,整齐文簿,将有关税收直接纳入国家财政,税收与地方官再无关系。

这些措施无异于釜底抽薪,将准备养兵自大的本钱都搜刮到朝廷的腰包里。

中央则以三司总掌财政,号称

“计省”,下设盐铁、度支、户部三部。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号称

“计相”,地位仅次于宰执,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这把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北宋不仅收缴了地方的财权,还限制藩镇享有的商业特权,严禁官员买卖货物,更不允许将经商当成第二职业,利用官职之便赚取外快。

由于

“外州无守财”,朝廷便得以控制全国财政,致使宋朝的

“天下支用,悉出于三司”。

不过,宋朝还是很可爱的王朝。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代来临了,只要不造反,干吗都行。

汉唐很可敬,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活在那样的朝代很惨。明清就更崩溃了,尤其是明朝,生活在那种朝代真是生不如死。

明清的可怕和可恶,反衬出了宋朝的可爱。

宋朝的财政总收入很吓人。

北宋是明朝的十倍,南宋是明朝的六倍。直到《辛丑条约》那会儿,清朝的财政收入才赶上南宋。

你想两宋那富裕到什么程度,都是重商主义发展的,特有钱。如果宋朝不是被蒙古人给灭掉了,咱中国早就按部就班发展到近代社会了,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太祖皇帝有遗训,刻在碑上。此碑立在宫中的一个秘殿里面,每一个新登基的皇帝都要去看。

“靖康之变”后,人们才知道碑上刻的内容:

第一条,不得杀害柴氏子孙,咱的江山是从柴家抢来的。

这要搁在别人,我从柴家抢了江山,我得把柴家连根刨。宋朝却规定不得伤害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何况他也不可能有罪。

《水浒传》里面有个逼上梁山的柴家后人,小霸王柴进,那个是虚构的,不能算。

第二条,不得杀害士大夫,上书言事者无罪。在宋朝你只要是读书人就没有死罪。

文官没有被判死刑的。这一没有死罪,你说贪污怎么办?杀还是不杀?

祖宗家法是不许杀士大夫,那就流放吧,他又说士可杀不可辱。流放就是一种侮辱,还不如杀了。

皇上说那只能无罪释放了,一件快意事儿我也做不得。宰相说这种快意事儿你不做也罢。

不能杀士大夫,士大夫给皇上写信说事,无罪。宋朝文官地位不仅很高,而且生活待遇之好更是现代人不敢想象的。

除了工资薪水,还有茶酒钱、职钱、给券(差旅费)、厨料乃至仆人的衣食等各种各样的杂费,此外还有

“职田”,依官阶高低可得田四十顷至一二百顷不等。哪怕退休了,也会给一个管理道教宫观的名义,借此还能领取俸禄。

总之,宋代文官就算吃定朝廷了,是真正的

“铁饭碗”。宰相的工资一年差不多折合今天三百万人民币,是当时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总收入,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贪污呢,那三百万是小头,大头在后边呢。

所以,宋朝就是再清廉的官员,生活也是很豪奢的,包括我们知道的寇准、欧阳修,这帮人都特讲排场,到了可劲造、花不完的地步,如果换了你也是一样花不完。

宋朝厚待士人,知识分子的生活很好很强大,所以才会有空去研究理学,去写宋词,这个宋词和唐诗的风骨就完全不同了。

宋朝的官多,待遇丰厚,责任却很小,只要不出大错,会通过政绩考核

“磨勘”,一路绿灯地上升,真是文人的理想时代。俗话说

“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古代,对于皇帝身边的人来说,不论你是谁,一旦今天皇帝心情不好或者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

可对于宋代的文官,不杀文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

“祖宗家法”,北宋的每一位新君即位之前,都要在他留下的

“誓碑”前发誓,宋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天堂。

知识分子有钱,皇帝可够惨。

宋朝皇帝惨到都没钱给自己修坟的份上。皇陵特别简陋,在河南巩县,跟汉唐那种跨山连谷的皇陵没法比,跟明清也没法比。

别的朝代都是皇上一登基就开始修坟,皇上不死这坟不能修完,不能说我完工了,你入住吧,那哪儿成。

皇上活着的时候工程不能停。而宋朝是皇上活着不能修坟,皇上死了之后七个月内必须完工,只要别豆腐渣,尽快干完就是了,要不然皇上的尸体都烂了。

所以那皇陵都很简陋。

祖训的第三条是不加田赋。当然这一点就没做好,要是不加田赋皇上和文武百官吃啥?

何况他们还得吃得好!

冗官冗兵效率低

这么一来,朝内朝外和地方上的权、兵、钱全都没了,中央集权得到大大加强。

藩镇割据的基本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强干弱枝又把地方都给削弱了,所以除了清初特殊的三藩之乱,宋朝以后确实没再发生过关于地方反叛中央的事儿,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

但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又是伴随而来的弊端。官员冗滥到什么程度?

前面说了,枢密使虽然管军事,但是三省六部不能变成三省五部呀,兵部还是有的。

三司使管财政,户部也还是在的。如此一来兵部和枢密使,户部和三司使的机构就重叠了嘛,重叠就会产生扯皮呗。

这事是你干还是我干,所以这效率反而低下。而且由于北宋朝廷厚待士人,这帮大爷脾气大,一般人都不好弄他们,官员冗滥造成机构重叠,还不好处理。

再有一个毛病,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当兵的脸上刺字,当官的昨天晚上才开始看《孙子兵法》,你想想天亮了这仗怎么打?

要说财政困难,积贫积弱,它并不是真的贫,真的弱。它有钱,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钱的王朝,只不过这钱都花得不是地方。

所以说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那些措施有利有弊,《朱子语类》中朱熹总结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就说啊,你什么都收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的军事力量薄弱,没人有能力去抵抗,最后被外族一打就垮。

北宋灭亡,就是因为这些看起来可以巩固江山的政策。

想当官?

努力读书吧

相对于唐朝,宋朝选拔官吏的方法有所变动,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

考试分作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省试就是后来的会试。

有些外行的书写成会考,高中毕业才会考呢。这些书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会考,康有为哪个中学的,高三几班的?

后来,科举又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会试就是省试和殿试。院试是最低的,中了的叫秀才,没中就是童生,古代没有毕业那一说。

小孩五六岁进学,进学之后你就可以考秀才去了。你要是七岁考上就是神童,不过你七十岁考上也可以,范进不是五十多岁才考上举人的吗?

老考老不上,老没名分的,就是老童生。洪秀全为什么造反?就是他考了好几次秀才都没考上。

你想他那学问要能考上有天理吗?他没考上说明大清不腐败,他就是考不上,搁哪个朝都考不上,从十八岁考到三十多都没达到小学毕业水平。

院试考中了秀才的可以去参加乡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中试的统称为举人。

举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是唐解元嘛。

最新小说: 九锡 此夜逢君 重生民国娇小姐 大明第一公 他不做大嫂好多年 世子无双:纨绔败家子 帝胄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两相欢[白蛇]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