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谷山的自信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座烽燧在明军在边境的诸多防御工事中几乎是最粗陋的一种,但也是最难硬攻下来,原因非常简单——烽燧是完全不考虑守兵的上下方便和居住舒适性的。形象的说,烽燧就是一个高四五余丈,顶部宽度约有四五丈见方的一个夯土堆,顶部往往有一两间小木屋,在土堆的当中有一个直通底部的隧口,然后挖出去一个洞,士兵平日就从内部绳梯上下。遭到围攻时,守兵就逃到烽燧顶部,然后将绳梯收起。不难看出,烽燧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守兵几乎没法出击,围攻者只要堵住唯一的出口就能困死守兵了。但烽燧的唯一作用就是发出预警,里面的人很少,只要少量的食物就能坚持很久,而且他们面对的敌人主要是游牧骑兵,缺乏围攻的技术和武器,也很难坚持太久的围攻。
谷山用拳脚和刀柄迫使部下安静了下来,回到自己的岗位,他看到一只手抓住女墙的边缘,就着下面村落的火光,他能够清晰的看到这只手,粗壮的手指,满是老茧,大拇指上戴着一只牛角扳指,指甲缝里满是泥土,他拔出佩刀,用刀尖对准手臂的后面,一顶皮盔出现在手的后面。
“大明万岁!”他狠狠的一刀刺了过去,鲜血四溅,谷山还没看清那张脸就落了下去。还没等谷山喘口气,下一个人就出现了,这是个手脚伶俐的年轻人,他用牙齿衔着一柄弯刀,这样他可以用双手攀爬,他以惊人的速度翻过女墙,不过还没等他的第一条腿落地,谷山就狠狠的一刀向他的腹部戳去。那个年轻人以惊人的敏捷反应向后一仰,然后从墙上摔落下去,下面传来沉闷的声响和凄厉的惨叫声。
进攻者没有梯子,但经过多年雨雪的冲刷,这座烽燧的四壁已经不那么陡了,进攻者可以沿着缝隙攀爬上来。有人还企图从中央的那个洞口爬上来,结果被守株待兔的王易可轻而易举的用长矛捅了下去,后来者很快从前面的蠢货身上学到了教训,改从外面进攻。空气中弥漫着血、烟、钢铁的味道,王易可环顾四周,发现到处都是阴影在闪动,有人倒了下去,更多的人填补了空缺,他举起佩刀,一时间却不知道应该往哪边去,到处都是死亡。
谷山与一人扭打着跌倒,王易道赶忙扑上去在那人背上刺了两刀,却发现头领的肚子上已经插着一把小刀,他想要将刀子拔出来好包扎伤口,却被谷山挡住了。
“别这样,刺的太深了,我已经不行了!”谷山脸上的肌肉痛苦的抽搐着:“你来代替我,领着大伙把鞑子打下去,不然大家都得玩!”
“是,是!”眼见得谷山的气息越来越急促,王易可只能点头称是,可心头却是乱作一团,毫无头绪。这时从女墙下又爬上来,猛地将王易可扑倒在地,两人扭打起来。王易可的力气不如那人大,被压在身下,用力掐住了脖子,慌乱间他伸手乱抓,抓到什么便朝那人脸上乱扔,那汉子却不理会,只是手上用力想要将王易可掐死。眼见得王易可的眼前发黑,就要给昏死过去,那汉子突然惨叫一声,双手捂住眼睛大声惨叫起来。王易可喘了几口气方才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方才手中抓的却是一把生石灰,原来他们前些日子想要修补烽燧顶部的那间小屋,搬了些生石灰上来,剩下一半没有用完,Ian堆在一旁,却想不到这个时候用上了。
“快!快用石灰泼他们!”王易道一边大声叫喊,一边扯开衣服包了石灰分给众人,往正沿着墙壁往上爬的蒙古人头脸部泼去,这些蒙古人为了攀爬方便,多半是用牙齿衔着兵器,仰着头爬上来,正好被泼了个满脸,强烈刺激性的生石灰粉末溅入眼睛里,顿时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滚落下来。
“怎么回事?”内齐愤怒的骂道,眼看着这烽燧就要拿下来了,却看到自己的人纷纷落下来,功败垂成,这种挫败感刺激着他的心,就好像被老鼠啮咬一般。
“禀告大汗,烽燧上面的守兵用石灰泼我们的人,不少人眼睛被烧伤了。”
“混蛋!”内齐骂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用盾牌不就能挡住了?快拿下来,我要把他们一个个都活剐了!”
“大汗,没有梯子,又是在夜里,爬墙的时候没有办法用盾牌的!”
内齐冷静了下来,正如部下所禀告的那样,仓促之间没有梯子,又是在黑夜里,双手双脚爬城也还罢了,如果还用一只手举着盾牌,十有八九会跌下来。
“好,你派几个人,造几具梯子来,等到天明再给他们好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五更时分,从打开的城门洞口,可以看到即将落下的月亮,月光照在远处山坡上的松林上,给其镶上了一圈银边。
杜尔伯特跳上战马,从亲兵的手中接过头盔,他正想给自己戴上,看到杜如虎从城楼上走下来,便转过身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将军大人?”
“千万要按照我们事先约定的行事!”杜如虎的神色有些忧虑,显然他对于初战有些担心。
“明白!”杜尔伯特笑了笑:“有火炮还有这么多鸟铳手,我不会做蠢事的!”
“那就好!记住,要小心行事!“看到杜尔伯特如此好说话,杜如虎的脸色好看了点,他侧过身子,让出城门的通道来。杜尔伯特回头打了声唿哨,骑兵们便排成四列纵队出城而去,在他们后面的则是两百跳荡手,这些都是由至少经历过两次战斗的老兵组成,身着铁盔、胸甲、裙甲、肩甲、手甲、铁手套和护胫,通常使用长柄斧、双手砍刀、盾牌和七叶锤等重兵器;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步队中的主力长矛队:一共有四百人,他们一般只戴着铁制头盔和胸甲,只有少数人穿着裙甲和胫甲;在最后面的则是四百射生队,这些射手们一般只身着皮帽和皮甲;在射生队的后面则是两门三磅炮,精巧的炮车由四匹驽马牵引着,在炮车的后面则是两辆大车,里面装着用木箱装好的三百发炮弹,木箱上面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区分实心弹和霰弹。
很快,骑兵和步队们的距离就拉开了,在向导们的指引下,骑兵们跑的很快。杜尔伯特很满意的发现马蹄的声音比自己想象的要小,这要归功于绑在马蹄上的草包和绒布。伟大的长生天,让敌人还处于睡梦之中吧!杜尔伯特心中暗自祈祷道。
“大人,过了前面那条小河就到黑石峪了!”向导指着前面说道,此时天边已经现出一片鱼肚白色,借助这晨光,杜尔伯特可以看到那略带亮光的河水,他回过头对身后的部下低声道:“传下去,先停下来!”
命令很快被一个个传递下去,骑兵们的速度慢了下来,杜尔伯特打马跑到路旁,爬上一棵槐树,他以惊人的敏捷爬上最高的那根树枝,看见村子里那突出的烟囱,些许茅草屋聚集在河边,其余的大部分草屋都被烧掉了,在靠近村口那边,有一座木制的小桥,小桥旁边有一件低矮的石屋。
杜尔伯特继续向外攀爬,直到树枝开始下垂,无法承担他的重量。在有烟囱的那间屋子旁,七八个蒙古人正在懒洋洋的搬运些什么,而烟囱里升起了一缕缕的青烟,一个人将几只羊牵到河边石屋外,开始宰杀,绵羊临死前的叫声清晰可辨。
“太好了,敌人什么都没有察觉!”杜尔伯特咬紧自己的嘴唇,好避免发出声音,他敏捷的跳下树来,爬上自己的战马,拔出腰刀,大声喝道:“贼子们还刚刚睡醒呢!分成三路,我们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石屋旁,哈勒闷闷不乐的将一只羊牵到河边,一大早就得暖和的灶台旁爬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没有睡在有屋顶的地方了,好不容易今天可以睡在屋子里,却抽签输了,不得不早起准备大汗的早饭。那只绵羊仿佛感觉到了末日将近,激烈的挣扎着,发出咩咩的叫声。哈勒老练的一只木盆放在地上,然后将一刀便割断了羊的气管和动脉,羊血溅到木盆里,顿时散发出一片白色的雾气。绵羊的挣扎很快就衰弱了,最后只剩下垂死的痉挛,哈勒看到血已经放的差不多了,将羊翻了过来,一刀就剖开了肚子,开始熟练的剥皮起来。看到热乎乎的内脏流到地上,四周早已挤成一团的狗发出了激烈的吠声——按照蒙古人的风俗:羊肉属于牧民,而内脏则属于最好的朋友牧羊犬们。按照老习惯,哈勒双掌合十向长生天拜了拜,然后将肠子丢到狗群中,但狗们并没有像平常那样为鲜美的食物而争斗,反而叫的更大声了。
“不对!”凭借多年的经验,哈勒立即感觉到异常,狗们不是为了食物而相互争斗,而是为靠近的陌生人发出警报。他转过身,看到一片骑影正朝河这边冲过来,至少有两三百骑。
“敌袭!明军来了,明军来了!”哈勒丢下还没剥皮的羊,扭头就往村子里跑去,一边用尽最大的力气叫喊着,可冷风灌进他的喉咙里,将呼喊声又堵了回去。突然他感觉到小腿一痛,便摔倒在地,哈勒顾不得看自己受了什么伤,爬起身来一步一跛的往村子里跑,下一秒钟,一只短矛刺穿了他的背心,将其钉在地上,距离那支死羊只有不到二十步远。
杜尔伯特策马来到哈勒身旁,从尸体上拔出投矛,相比起角弓,他更喜欢使用这种长度约为一米半的短矛,因为相比起骑弓,投矛更能干净利落的干掉对手,而且还能够作为近战的武器。在他二十余年的沙场生涯中,杜尔伯特见过身中十几箭还能大呼酣战的勇士,但挨了他一短矛的,就算不死也只剩下半口气了。
不远处的村子里,传出一阵阵号角声,那是遭到突袭的蒙古人在发出警报,凭心而论,这些蒙古人的反应已经很快了,但还是不够。冲出茅草屋和帐篷的蒙古人被突袭者射倒、砍死、而还在屋中和帐篷里的那些人就更惨了,突袭者将火把丢在草屋的房顶上,或者干脆扔进帐篷里;干燥的牛皮和稻草都是很好的燃料,被点着的草屋和帐篷里很快就发出惨叫声,一个个人形火团冲出来,在地上打滚企图将其扑灭,但等待着他们的是“慈悲”的一击。
“敌人的数量比想象中要少得多!”杜尔伯特在干掉那个屠夫之后,就再也没有投入战斗,他冷静的站在石屋旁,观察着战局。按照烽火传来的情报,昨天晚上的袭击者的数量应该不少于一千五百人,而村子里的敌人不会超过两百人。要么敌军在抢掠完村庄后,就只留下少量游兵,主力都连夜撤走了;要么敌军的主力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屯扎在村子里。前者的可能性不大,带着俘获的人口和牲畜在连夜行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说不定出点意外俘虏就跑光了,毕竟俘虏多半是本地人,对这里的地形要比入侵者了解得多。
仿佛是为了印证杜尔伯特的猜测,北面传来急促的号角声,显然敌军的首领也发现了乘着拂晓而来的突袭者,发出了反击的号角声。杜尔伯特冷笑了一声,解下腰间的号角,连续吹了短促的三声,然后又从马鞍左侧的皮囊里取出一支火箭,打着了火,点着引信,随着嗤的一声,一道火光直冲天空,爆出一团火花来。
“传令下去,暂停前进!“看到天上的火箭,杜如虎勒停了战马,他看了看四周的地形,立即下令步队展开,长矛队排成八个棋盘形状的方阵,一字排开,射生队在长矛队的前面,跳荡队在最后面,排成稀疏的横队,那两门三磅炮分别布置在最左边的方阵前,而杜如虎本人则在亲兵的簇拥下登上阵前的一个小土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