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现代的军用枪械的枪管粗加工一般使用精锻,60年代之前世界上通用的枪管生产都是使用枪钻。
相比起枪钻对钢棒钻孔的方法,精锻工艺效率要高出8-10倍,而且锻造出来的枪管拥有较好的金属流线,这就意味着枪管的强度更好,寿命更长。
精锻出来的枪管还要经过外表面精加工、拉削膛线,然后对枪管内外表面进行热处理,最后才进行校核,合格的与其它零件进行装配。
火炮:火炮身管的加工更加麻烦,尤其是身管内膛的成型过程。身管膛孔的加工方法是先用一种配用超长钻头的大型钻床钻出一个孔,接着到镗床上将这个孔逐步镗削成型。机械加工中一般将长径比大于10以上的孔加工称为深孔加工。现代榴弹炮、坦克炮、反坦克炮的身管长度一般为30—55倍口径(即长径比为30:1—55:1),而小口径高射炮的身管长度更是在100倍口径左右。都属于加工难度很大的“深孔加工”。深孔加工的精致和困难之处在于“深”。在深孔加工过程中,*作者无法直接观察切削等过程。同时需保证加工要达到很高的精确度。而且细长的管件在加工过程中也易发生弯曲变形,钻头也容易折断,故加工难度极大。由于身管的内膛加工质量与整门火炮的射击精度、寿命、安全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加工后的尺寸公差、弯曲度、粗糙度等方面要求极高。可以说深孔加工是火炮制造丁艺方面有别于普通机械制造的突出特点。引人注意的是,执行深孔加工任务的机床无一例外都是体形庞大的专用机床。加工炮管膛孔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为提高炮管强度。同时降低炮重量。高膛压火炮大多采用自紧身管。自紧工艺是在镗孔直径基本达到要求。即在内膛半精加工的过程中进行。身管自紧是在普通单筒身管内通过特殊工艺使炮管由内向外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这样身管外层对内层产生压力,在射击时,这种压力就像在身管外又增加了无数层薄简,使身管的承压能力增大。可以有效减小身管厚度,降低火炮重量。
目前,除了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外,也有一些更加先进的身管加工工艺。如电解加工和真空等离子喷涂沉积法等。电解加工是一种电化学工艺。是在高速流动的电解液中。利用金属的阳极溶解原理来加工身管内膛结构。电解工艺的加工效率是机械加工的3—4倍。不受金属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特别适合用于高硬度高韧性材料的加工。能加工出用机械加工难以形成的复杂型面。而且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很好。但是这种加工工艺耗电量大,对设备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还采用了一种真空等离子喷涂、沉积法来制造高强度、耐烧蚀的火炮身管。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身管加工方法。基本加工过程是先用钢或者钢制作芯棒。芯棒的外形结构就是所希望得到的内膛结构。然后在低压真空环境中把金属粉末一点点熔化喷涂到芯棒上。直至完成整个身管。然后对沉积成的身管进行致密化处理。去除芯捧再作进一步的处理就得到了成型的身管。这种新工艺可以从多种途径来提高炮管的抗烧蚀性能,而且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
至于迫击炮,这东西确实是另类,因为一般的迫击炮都是滑膛,也就是说没有膛线,而且膛压低,以至于有些非法武装可以用无缝钢管来代替,炮弹也可以使用铸铁,所以它的成本相对来说十分低廉,无论是二战还是现代,只要是能够自行生产武器的国家,都不把迫击炮当做炮兵武器,而是一种步兵支援火力,同重机枪一样的地位。
弹药:普通子弹由弹头、发射药、弹壳、底火4部分组成一般的子弹弹头都是覆铜钢,弹壳也大都是铜制,但是95式自动步枪配用5.8mmDBP87普通弹则是漆钢弹壳,所以其它的子弹弹壳都是黄铜色,而中国的5.8mm枪弹弹壳是黑色的。
无论是弹头还是弹壳,均采用冷冲压的方式生产,因为使用机加工的话生产效率实在太慢,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子弹的发射药都是无烟火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硝化甘油、塑化剂和安定剂等等,这样的发射药不会因为撞击和摩擦自行燃烧和爆炸,只能通过底火的爆轰来点燃,底火一般是装在子弹底部含有易发火化学引药的元件{铜},当撞针撞击此元件时,引药摩擦燃烧,引燃弹壳里的装药。引药的演进由雷汞、叠氮化铅、硫代氰酸铅、氯酸钾,到今日的史蒂芬酸铅,性能越趋稳定,今日的底火成分更去除了会造成枪管腐蚀的问题。雷汞更是在19世纪末就已经完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