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宁心里还想说老师怎么会那么巧呢,在关键时候就到了教室。
原来是苏欢欢同学,看见梁大海一下课就在教室门口等着,苏欢欢怕出什么事情,不敢去和梁大海正面劝解,又不想梁一宁被欺负,才去老师那里告的密的。
看来苏欢欢同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等梁一宁知道这件事是苏欢欢帮忙的叫的老师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事实证明,梁大海还是很有毅力力的,在经过忍饥挨饿受老师的再教育的罚站,外加十遍试卷的罚抄,还是不死心,梁大海这次计划失败了就越战越勇,没事就跑去找梁一宁麻烦,梁一宁也只能做摇头叹息状。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结束,他仍然没能取得革命性的胜利,再怎么不甘心,他都必须要接受,因为梁一宁可是去区里最好的中学读书了,而他却在另外一所学校。
梁一宁升初中了意味着梁一静这一年的复读生涯也要划上句号了,能不能考上就全看这一次了,全家人的期待,包括这么久以来她自己的努力,就看结果了。
她的成绩考上最好的中学自然是在意料之中,可是姐姐梁一静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梁一宁就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祝愿这一次的结果可以达到所有人的祈愿。
就算是梁一宁考上区里最好的中学的喜讯,也不能减少一丁点儿这件事的对于梁家人来说的不开心。
这一次梁一静又名落孙山了。
知道梁一静没考上的消息,梁平山和赵春娥都挺难过的,这个孩子的努力做父母的都看在眼里,她们现在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在梁一静的伤口上撒盐,听到消息最难过的恐怕就是梁一静她自己了,现在要是所有人还说她,不是把她绝路上逼吗?考不考得上这些都是命。
上次成绩差了那么一大截,这次只差了那么一点点,说明这孩子努力了,不过话说回来你说对这事不感到可惜是不可能的。
确实也有很多人为了那个所谓了美好的未来,没日没夜的看书做题目,这需要很大毅力,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为了这个事情,我们需要付出我们最好的年华。
梁一静班上有个同学开始和她在一个班上学,就是因为没有考上初中,后来初中考中专也没有考上,最后成为了梁一宁的同学。
梁一静上小学的时候小学升初中都是要考的,考不上就还得继续上小学。这也是梁一宁为什么说要是在几年前,梁大海估计还要在五年级继续奋斗的原因。
别人都是拿这个当做笑话看,只有她了解别人的心酸,没人能了解那种明明冰凌绝望的时候,却还要给自己一点点希望,不然就真的丧失了努力的意义。
大家都想看开一点,在已经形成的结果后,也在考虑这个事情究竟该怎么办?
不过再怎么考虑还是和以前一样,还是三种选择。
复读又要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结果一定是康庄大道吗出委培费上高中,考不上大学还是白搭,不读也得有不能就在家种田,然后等一两年然后就找个男孩子结婚生孩子,这是梁一宁所能知道的三种办法,不管哪一种梁一宁都觉得都不好。
梁一宁能考虑到的,赵春娥和梁平山就想不到吗?
复读得冒险,要是再没有考上就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了,而且现在政策原来越严格了,对于复读的学生来说考中专都得在录取分数上加上不少分,考不上的话又得再面临一次今天的情况。
交委培费上高中,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几百块不是一点点小钱,就算筹够了委培费,还有高中学费。
主要是高中学费贵,不是买一两只鸭子凑学费就可以解决的,猪笼里还有一两只猪,要是卖了,估计还是不够,除了舅子家可以借到一点,剩下的该怎么办?交了委培费,这以后的学费呢?一宁上初中了,这马上一然也要上初中了,这要是上高中肯定供不上。
要是不让梁一静上学了,不只是梁一静本人不甘心,就是他们两个也是不甘心的,
梁平川坐在门槛上,烦躁地一口一口吸着烟,看来烟也不要抽了,得把这钱省下来,虽然解决不了大问题,可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赵春娥坐在屋里的凳子上默不作声,因为她也是没有办法了,现在谁也拍不了那个板说一定要这样做,结果太让人不敢下决定了。
这边赵春娥和梁平山是急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人过来了。
梁家实际的掌权人梁老太,那里有事总是少不了她,每次她一插手的事情,总会变得更加棘手。
梁老太太不这么想啊,知道消息的时候她就坐不住了,马上来了梁一宁家,她光一个人来还不算,带着梁老头,甚至梁大海一家也来了。
这下梁一宁家又热闹了。
本来就气氛就很凝重,她们的到来更是让氛围一下子静谧起来,梁一宁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感觉很压抑。
“你看我是不是早就说了,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你瞧瞧你家里过得是什么日子,村子里能有几家比你们的日子过得还寒酸,你说我说,不是我不拿钱给你,是她根本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再怎么折腾都是白搭。
村子里自然是没有孩子上学的家庭比较宽裕,没什么负担条件好一点不也是自然的吗?
“妈,我们家自己的事情你可不可以不管,他们是不想让孩子上学吗?那是他们的孩子成绩不好,才没有读书的。”梁平山因为梁一静的事情本来心情就够烦了的,又受到梁老太的数落,就更加烦闷了。
你说你这做奶奶的,看见孙女没有考上,你不过来安慰,想想解决办法,进到家里来就是一通数落,感觉好像来落井下石的,搁谁谁受得了,这样真的比一个陌生人还不如。
“就你们家的学习成绩好,考了两次不也没有考上。”她可不会顾及梁一静还在场,要照顾到她的心情。她为了梁一静想,谁理解她啊,这没考上不就是在浪费钱。
那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不是自己儿子辛辛苦苦挣回来的,又不是没有让她考,考了两次不上还能怪谁呢。
“我这次来不是和你争吵这个的,就是希望你不要再想着让她还读下去了,也不看看你们家有钱没钱让她糟蹋。话说得这么好,不要我们管,你以为我老婆子是闲的没事做,非得管你们家这破事,那还是谁以前向我们借来着,有本事就不要开这个口,我还是那句话,拿钱给梁一静上学没有,给一然上学才有。"
她就是不想他们拿着这个女儿当成宝一样。要说有不有钱,她肯定是有的,主要是她不想给。
"妈,你非得这样弄得全家不开心才好吗?我们是没有什么钱,我们这不是在想办法不是?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本来梁平山还想说一句,不管怎么样你还不是不会帮忙的。想想还是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了,万一真需要老太太做什么了,估计就彻底没戏了。
“是啊,我觉得大哥说的对,我们做父母的都是一样的,谁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过好日子。大哥,你看这是要怎么办?看我们能不能帮得上忙,要是需要钱早就直说,虽然我们也不是很宽裕,好歹经济条件比你们还是宽裕点。“
一直站在梁平川身边没有说话的刘满芬惊呆了,她没想到会这么说,在外面她一直是给梁平川面子的,不知道的人以为什么事都好像是梁平川是一家之主。
很多人都夸奖说她治家有方,家里条件好,老公对她还算体贴,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没有和她商量就做出了这样的许诺,刚刚只是瞪了他一眼也故意装作没看见。
这下刘满芬急了。
梁平川没顾得上刘满芬的暗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他知道他现在不说,她老婆肯定巴不得自己的妈妈和哥哥吵起来,吵起来有什么用呢,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读书真的这是孩子一辈的事情,千万不能耽误。
刘满芬这样,现在是实在忍不下去了,拿手扯了扯梁平川的衣袖。
现在是什么场合,轮得上他发表意见,在她看来,要是梁平山和老婆婆因为这件事才起来才好呢,这样婆婆肯定是不想管他们家这一堆破事,那两个老人家走后,东西自然是他们的。
弟弟的一番好意,梁平山和赵春娥还是心领了,他们知道梁平川在家里做不了主,要是真的向他们借了钱,估计一刘满芬的性格肯定会闹的家里永无宁日。
他们也不想让梁平川为难。
这样想赵春娥夫妇就错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也让梁平川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可现在真的没人知道啊。
只不过要是梁平川在私下说可能结果又是不一样,问题是梁平川也是个直性子,不会这样做。
自己的小儿子也在替他们说话,梁老太很气愤,但是还是没有发脾气,只装作好言好语的相劝道:“女孩子就不应该读那么多书,迟早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你有这个条件还不如好好的培养一然,只有他才是梁家人,是你们以后的依靠。”
“一然不是在上学吗?现在还是一静的事情比较重要。”
他这个儿子是榆木脑袋吗?感情她说了这么多都白说了,浪费口水不是。按理说他是大儿子,她也不至于真的偏心到这个地步,有些事情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你也不瞅瞅你们住的房子,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没有,以后一然要上大学,还要建房子娶媳妇,你们能有这个钱吗?没能力做的事情老是想解决,该考虑的问题又不考虑。”
梁一宁家的房子不是梁一宁爸爸建的,也不是他爷爷建的而是那个时候土改队里分的,后来梁平山和梁平川长大了各自娶妻生子,人口增加了房子自然住不下,住在一起矛盾就多,梁平川两兄弟商量后,就把属于梁平川的那一部分房子全部装卖给了梁一宁家,他叔叔家前几年就在旁边另外建了新房子。
所以梁一宁家的房子破旧程度可想而知。
“妈,你说那么远干什么。”梁平山也不知道怎么和这个老太太交流了,固执得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啊,妈你说那么远干什么?”梁数虽然是笑着反问,但是确实衣服不容拒绝的语气,“大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了,讨论什么呢情绪这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