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球接诏后,命大理寺左监统领薛飞劲带领手下人倾巢而出,缉捕凶犯。
同时,他也启奏皇上,令周异协助查案。皇上准奏,于是派内侍去洛阳令衙宣诏。他们到了衙门,洛阳丞禀报说周大人不在官衙,让他们稍候,并派衙役丁发速去禀报周大人前来接旨。
周异回到官衙,施接诏礼,内侍高声宣读:“洛阳令周异,朕惊闻宗庙遭劫,神灵受辱,礼器蒙秽,令尔协助大理卿陈球,速查贼盗。”
周异恭敬地接过诏书收好,立即去见陈球。到了陈球那里,只见他正同左监官员在现场勘查,周异见过陈球,陈球将已经初步掌握的案情通报给他。
当周异听说失窃8个青铜豆后,他内心不由一动,心想:在喜竹山贼巢发现的青铜豆是不是宗庙失窃的呢?于是,他立即叫丁发速去见蒯导,将缴获的青铜豆取来验证。
丁发立即出发,他好不容易通过熙熙攘攘的大街,出了城门,行走不到百步,远远看到蒯导、侯笋等押着长长的队伍走来。他飞快地到了蒯导跟前,向他说明来意。
蒯导听说是周大人口谕,立即叫人将青铜豆取出,交给丁发。丁发不敢耽搁,他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将青铜豆交给周异。
周异拿出一件青铜豆给陈球看,说:“这是在喜竹山缴获的,不知是不是世祖庙失窃的祭器?”陈球听后叫人将世祖庙令喊来,交给他详验。
世祖庙令陶辛小心翼翼地接过青铜豆,仔细地察看青铜豆上的花纹、文字,然后点点头,郑重地对陈球和周异说:“两位大人,这些青铜豆都是世祖庙被抢走的祭器。”
陈球与周异听说后,满意地点点头,他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相视一笑。他们知道世祖庙里的青铜豆不是一般的祭器,历史悠久,是周朝传下来的礼器。
青铜豆盛行于周,它既可以用来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类——如果不把肉煨干,直接放那儿,过不了多久就会腐烂掉的……这对祖先是很不敬的;此物也可用来盛放调好的汤汁如羹类。
在祭祀场合,豆是礼器之一,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即将肉从鼎中捞出在俎案上切好再置于豆中才可敬奉,在祭祀仪式中,盛食的豆往往以偶数组合出现,其容量是四升。
从周到汉,经历多次战乱和朝廷兴衰更替,许多礼器或遭兵火损毁或流失民间,甚至埋入地下成为葬器。世祖庙中的青铜豆大小、式样完全相同,是原配的礼器,自然十分珍贵。
由于青铜豆的造型及容量稳定,制作规整,豆因此也衍化成一种量器,“豆”字也成为容量单位(四升)。
后来,进而又以豆为重量单位。秦有半两钱,半两重十二铢,汉盛行五铢钱,均以铢为计量单位,而一铢的重量则以豆计,即是六豆为一铢。
虽然豆常常被作为量器使用,并且当时陶瓷器已经大量出现,但是世祖庙中的青铜豆年代久远,沐浴着一千多年的礼教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古风古韵,经历多起天灾人祸而保存完好,因而十分珍贵,且是世祖庙中的祭器,象征意义更加特别,绝对不可以一般的祭器等闲视之。
就在陈球、周异勘验现场的同时,大理府的大批人马在洛阳城进行大规模搜查,洛阳城门共12座:南墙4门,北墙2门,东西墙均为3门,他们在各个城门处设卡搜查出城人员,另外在城中客栈、酒肆等处搜查行人。
曹小裘正带着随从在街上闲逛,突然见众多兵丁和衙役如临大敌一般盘问搜查可疑人等,他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心想:可能是吴明吴亮他们偷了世祖庙里的东西,官府发觉后正在追查人赃呢。
他见衙役的着装不像是周异的手下,而且听说他们奉陈大人之命搜查,他的心里有些慌乱:陈大人,他知道,是大理卿陈球,同周异一样是个厉害家伙,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要命的是他官位比周异要高。
他用右手拍了拍宽厚的脑门,然后又摸着自己肥嘟嘟的耳朵,心想:这么说,想通过盗宗庙中的物品牵制周异、转移他的注意力的计谋落空了?假如查出来是我指使吴明吴亮干的,那该怎么办?
他愁了一会儿工夫,后来转念一想:唉,不就是偷了宗庙里的几个破玩意吗?有什么大不了,值得这么兴师动众的,十有八九同其他事情有关,走,看看再说。于是他腆着大腹一摇三晃地向前走去。
由于曹小裘早上起床较迟,所以对这桩案件的内容、性质、官府搜查进展到什么程度等毫不知情。其实,由于此案非同小可,因而很快成为洛阳城中人人关注的焦点事件。爱打听、消息灵通的人不久就对与案子有关的情况了解得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