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真的是很奇怪的东西,你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就是在你身边真真切切的发生着。当你经历过岁月,回头一看,才会更加感叹它的神奇。
陈星,20岁,华夏最东北省份边陲小城M的一个普通青年小伙,长相平凡,172的个子,带着眼镜,身体瘦弱。在大专上学时,综合学习成绩普通,一直在班级排名中游。就是因为出生城市的地理位置,同时跟随着大的政治气候和国际局势,从上初中以来,陈星学的外语就是俄语,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
由于俄语成绩良好,陈星大专刚毕业就找到了工作,远赴印度洋成为了一艘金枪鱼围网捕捞船的俄语翻译。
其实他也是被动的接受了这份工作,起因是台湾的舜添渔业公司租借了7艘俄罗斯籍的围网船,同时雇佣了船上的船长、大副、二副、轮机长、甲板长、水手等相关人员。台湾舜添渔业公司组建了印度洋金枪鱼围网捕捞船队,又分别在每艘船上安排了台湾籍的船长、大副、二副、厨师等领导团队,雇佣了10人左右的闽省籍水手。
这样这只捕鱼船队的每艘船上就有了华俄两国的两套水手队伍,总计大概30人左右,由每艘船派驻的台湾籍渔捞长统一管理。但是由于两国的管理团队大部分英语都不好,沟通上就产生了问题,急需翻译。
出海捕鱼者是个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据统计,危险程度仅次于军人及消防员。俄语又是个小语种,在台湾和华夏沿海城市寻找合适的翻译很难,何况一下子还需要7个。
就这样通过劳务中介公司,联系到了陈星所在城市的对外经贸公司,找到了这届的俄语毕业生,最终通过考核和筛选,确定了7个家庭条件不好,不怕吃苦和危险的男生在9月末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
又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和证件,包括陈星在内的7个年轻人终于在1995年元旦过后踏上了出发印度洋的征程。
小城-省会冰城-飞羊城-飞香港-飞新加坡-飞塞舌尔,中间分别在冰城和羊城住了一晚。
当这7个刚踏上社会的懵懂青年经历了3天的旅程,从飞机上走出舱门的那一刻,迎接他们的是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午后潮湿而又炎热的空气,是北半球的冰城和赤道附近60度的气候温差。
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天上,周围弥漫着烫人的热气,远处的蓝天白云青山颜色鲜明得刺眼,云很低,轻轻的拂过远处山顶,又有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塞舌尔的机场不大,只是一排平房,没有航站楼。出关之后,舜添渔业公司在塞舌尔的工作人员台湾人汤米,一个又黑又瘦,个子不高,大概有35、6岁年纪的中年人在出口迎接了陈星一行7人,将他们送到了维多利亚港。
呼吸着港口带有腥味的湿润空气,陈星站在海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维多利亚是塞舌尔的首都和港口,在马埃岛东北岸,人口2.5万,是非洲最小的首都,港湾优良,是印度洋海运的重要停泊港和中继站,也是重要渔港。
基本上在印度洋捕捞金枪鱼的渔船都把维多利亚港作为中继站。但最吸引陈星的还是沙滩的白、海水的蓝、海岛的绿,这种白、蓝、绿是那么的纯粹,中间点缀着偶尔成群飞过的白色海鸥,欢快地叫着掠过微微翻滚的碧蓝海面,让你看着听着,灵魂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对于20年来,始终生活在华国北方小城的7个年轻人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
汤米带着7个满脸兴奋、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登上了一艘小型的工作艇,驾驶员是一个年轻的足有1米9的壮硕憨厚的大个子俄罗斯水手。小伙子们在用俄语打过招呼后,水手载着大家向着远处深水区的一排相邻的7艘大型渔船驶去,那是陈星即将工作的地方。
看着小伙子们忐忑而又迷茫的眼神,汤米用台湾腔的普通话介绍道:“你们工作的渔船是西班牙制造的2000吨级的远洋围网捕捞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半自动围网捕捞船,你们会喜欢上这个大家伙的。好了,从今天起,每个小子负责一艘船上的翻译工作。第一艘船是亚里士多德号,陈星,你上去吧”。
工作艇靠近了亚里士多德号,船上早有闽省水手接过陈星的行李,把陈星拉了上去。站在船舷与6个小伙伴告别,看着远去的工作艇溅起的洁白浪花,眼下碧波荡漾的大海,远处翠绿安详的小岛码头,呼吸着微腥湿润的空气,陈星恍然如梦,与他仅有的20年人生相比,新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