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这时见高敖曹、窦泰两个麾下大杀器入来,当下麾众将退下,便连高永乐这等和高大丞相有血缘之亲的将领全都在退下之列。
高永乐当然有一些小小的不满,不过他并未表露于外。
高欢等帐内只剩下高敖曹、窦泰和自己以及高澄四人时,便询问了一下宇文泰的动态,他之所以严诫麾下不准衅自我开,还有一个原因是宇文泰和贺拔胜目前的动态还不明确。
高敖曹当下汇报了宇文泰的动态,然后道:“丞相连夜赶来此处,莫非怕我与窦泰会有唐突之举?”
窦泰这时也蹙眉道:“丞相莫非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怕我等不能取胜?”
高澄这时顶盔掼甲,显得英气逼人,但脸上也还是有些稚气在,闻听得两人言论,淡淡的笑了一下:“都不是。”
高欢道:“澄儿没经历过大战,此次来,也只是为了磨练他。你们两个,是孤帐下最为骁勇的两名将军。希望世子能够多跟你们历练历练。”
两人抱拳:“遵命!还请丞相放心,末将一定会带好世子!”
高欢叹了口气,道:“也许,大战未必能打起来,不过年轻人锻炼锻炼,经历一些这种气氛也是好事,高敖曹,明日你带一万兵做前军,本相更放心些。”
高敖曹:“是!”
高欢淡淡看他:“记住,咱们最主要的敌人始终是宇文泰和贺拔胜,陛下不足虑。”
他这一仗虽然是威逼孝武帝元修同意迁都,但是高欢其实更主要的目的是围点打援,利用围困元修的机会,重兵齐出,二十余万军都在等待贺拔胜和宇文泰两个猎物。
不过,听了高敖曹和窦泰两个人的汇报,关中似乎并无动静,他情知宇文泰狡猾如狐,不太可能上当。
所以,他立即调整计划,将当下的目标最主要的设置为贺拔胜。
所以,对贺拔胜方面,他派出了他麾下武力值不算强,但是智商爆表的侯景,另外,也放出不少烟幕弹,比如,高敖曹、窦泰都已经派往关中前线云云!
比如二十万大军都主要部署在关中、洛阳一带。
但实际上,侯景率领彭乐、段韶、斛律光等年轻精锐均已悄悄派兵前往荆襄一带,而且高欢所部署的二十万大军中的三分之二几乎全都秘密往荆襄方向移动。
贺拔胜的智商与宇文泰的智商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宇文泰不那么容易上当投入大军与高欢决战。
但是贺拔胜却很有可能犯错,拿下荆襄之地,对高欢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拿下荆襄之地,就意味着大魏的天下,高欢有其二。
拿下荆襄之地,就意味着高欢拥有大魏绝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财富、赋税,这对高欢的吸引力绝逼比对孝武帝元修战略羞辱更重要。
元修自然不知道,他不过是高欢的一颗棋子,是高欢围点打援的一颗棋子,他很主动的配合了高欢而不自知。
贺拔胜这时,确实也几乎如高欢所料,他很犹豫,很挣扎,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只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有着极高的武力值。
对于当今天子被围,天子与当今天下第一权臣兵戎相见这种大时代大背景的现状,他是有些懵圈的。
原本,他麾下还有一个名将独孤信,凡事他可以偕同问计,考虑,但是,独孤信之前因为关中他弟弟贺拔岳暴毙,麾下溃散,已经被他派往关中。
随后,关中传来消息,独孤信并未掌控关中的弟弟军队,而是被宇文泰派往了洛阳。
贺拔胜有些愀然不乐,随后就发生了元修与高欢交恶,逐渐针锋相对,以至于演化到现在兵戎相见的地步,他和宇文泰面临的局面其实相同。
宇文泰自然是接到朝廷雪片一般的飞书,请求支援。
贺拔胜也一样,朝廷的斥候、宣旨的宦官几乎是走马灯一样儿,高欢也几乎并不控制,故意漏泄这些人三天两头的往荆襄跑。
圣旨一道接一道,贺拔胜简直十分头大。
他控遏荆襄之地,独孤信不在,他几乎没个人能商量,其实,他麾下此时倒是有一员未来足以与高欢一战的将领存在,这个将领叫韦孝宽。
只是,贺拔胜对韦孝宽并不太感冒,毕竟韦孝宽太年轻,小伙子还不满25岁,跟贺拔胜相差十几岁。
两个人大有代沟,因此贺拔也很少与韦孝宽交流。
因为交流极少,自然也很少去汲取韦孝宽的智慧。
因此,面对当下这种复杂局面,他只能自己选择面对了,皇帝的圣旨雪片一样,他自然是准备勤王,总体来说,他还是对皇帝有忠诚之心的。
但是,荆襄之地对他而言,也是极为重要,这里是他的根据地,他这时就面对一个重要的选择,该留多少部队保卫根据地?该带多少部队去援救陛下?
这个简单的问题,他就踌躇了良久良久良久.......
这个时候,他有一个随从名叫崔谦的替他拟定了三条主要的策略:上策是,暂弃荆襄之地,席卷全军,与宇文泰里应外合,与高欢决一死战。庶几有胜利之望。
然后尊王攘夷,天下大事可期。宇文泰的动静虽然现在不明,一旦贺拔胜全军出动,与高欢激战,加上元修的部下,再加上贺拔胜的部下,很可能有大好机会。
这一策,贺拔胜耐心听完,崔谦才刚刚说完,贺拔胜已经连连摇手,他几乎不用说话,脸上的神情已经将他的答案全部说出来了。
他当然还是忍不住反驳:“不行,不行,君之上策,实不可取,我若弃荆襄之地,大梁或者高欢岂不是欣喜若狂?岂不正中下怀?此乃下策,君试言之,还有何策?”
崔谦本来还想陈述一些弃地而最终成功的案例,毕竟人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地,有时弃地甚至是一种很好的战略。
但他瞧着贺拔胜听完此策,便如同要割掉他命根子一般,情知多纠缠这个上策已然无益,当下说出了自己的中策。
中策:派遣一支部队象征性的做出救援举动,视可而进,见难而退,大本营及主力部队尽量保持不动,这样至少能保证大本营不失。
只要留的荆襄在,不怕他日没柴烧,日后诸事可缓缓图之。
这个中策,贺拔胜听了陷入沉吟之中,口中道:“君尚有他策否?”
崔谦于是说出下策:“中分麾下,一半留守荆襄大本营,另一半则遣一将领前往洛阳实地营救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