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解析旁人
“怎么样各位?我向大家说过,在a市商界,沈总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顾氏集团的顾总。现在大家相信了吧?”陈圆圆得意地问道。
“相信了相信了!陈经理,我们对沈总,此刻真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啊!”
“是啊,就连沈总身边的秘书,都如此的能说会道。相信沈总的公司里,藏龙卧虎之辈一定还大有人在!”
“沈总的公司,属于商界极度稀有的资源,其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如果我们双方能合并成功,则肯定会形成互惠互利、如虎添翼的共赢局面!”
听着属下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支持言论,陈圆圆显得十分高兴。而当她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吴腾达的时候,那个男人的反常神态却让她隐隐有些不安。
“大家停一下,”陈圆圆主动喊了一声:“让吴总说几句话。”
吴腾达看了看她,嘴角微抬:“陈经理,我没有说过我要发言啊?”
陈圆圆抱歉道:“哦?是吗?对不起吴总,我领会错了您的神情,对不起?”
沈洛宁看到这一幕,心里面马上明白了陈圆圆的意图。她立刻对吴腾达说道:“吴总,既然陈经理请您说几句,那您就说嘛。无论是提出宝贵意见,还是别的一些个不同看法,我都会认真聆听、虚心接受的。”
吴腾达微微摇头:“意见谈不上,只是刚才脑子里再想几个问题,希望沈总能帮我解解惑。”
“解惑之类的不敢当!有什么问题吴总尽管说,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首先我想问你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并入吴氏集团,而不是你老公所领导的顾氏集团?”
沈洛宁淡然道:“这个问题,我已经跟陈经理详细阐述过了。我想,她已经把我的原话原原本本报告给您了吧?”
“是,她是报告给我了。可我几乎没有从中听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我根本不相信只是因为你们夫妻间的不和睦,你就要把辛辛苦苦积攒的产业,转手让给他人。这样的出发点,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沈洛宁镇静道: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虽然我和顾珺衍是夫妻关系,但自从我出国归来独自创立公司后,就和他再也没有任何业务上的瓜葛。顾氏集团在我们公司的眼里,和a市的其它上市企业没有区别。顾氏集团拒绝并入我们,是出于业务发展的考虑,而并非顾珺衍的情感作用。”
“你的意思是,顾珺衍拒绝并入你们公司,其缘由与你这个妻子的身份毫无联系了?”
“我觉得,事实就是您所说的这样。”
“但按照这条推论,像顾珺衍这样的商界高手,应该是深知你们公司的价值。可他又为什么会主动放弃这个共赢的机会?”
沈洛宁无奈笑道:“吴总,你了解顾珺衍吗?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吗?”
吴腾达想了想:“我听人说过,顾总行事雷厉风行,很有自己的主见。”
“无论是‘雷厉风行’还是‘有主见’,如果做过头了,就是变成冥顽不化和执迷不悟!现在的顾珺衍就有这个趋势,一旦拿定主意,别人就极难向他建言,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认为作为领导者,如果不能耐心采纳别人的建议,就很难让自己的事业往前更进一步。”
吴腾达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来,顾总在顾氏集团搞的才是真正的一言堂啊!”
沈洛宁肯定道:“的确如此!所以就算他能同意我的并入提案,我也会提前跟他划分权限。”
“划分权限?此话怎讲?”
“我会要他保证,公司并入后,仍然保持我的独立掌控权。如果不能他向我保证这一点,那我们公司的并入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吴腾达听到这里,脸色猛地一变:“沈总,你这个条件未免太苛刻了些。不光顾总不能接受,连我都得仔细考虑考虑了。”
沈洛宁镇定如常:“请您理解,我之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看似‘苛刻’的条件,本意是为了保护我们公司员工的利益。我希望不管今后并入哪家集团,我的员工都能保持现在这样心无旁骛的工作状态。说到底,他们保持这种状态,最终会让合作双方都受益非常。”
吴腾达突然冷笑一声:“我不得不说,沈总,你这招可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啊!在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收益之前,我敢保证,绝大多数公司的总裁,都不会给你特批这种几乎无限大的权力。”
面对吴腾达的言语逼迫,沈洛宁照旧从容:“吴总,你的话我是很赞同的。只是我相信,您不是那‘大多数’总裁中的一位;吴氏国际集团,也不是那‘大多数’公司中的一个。”
沈洛宁的回应真可谓是妙到毫颠,一语便“击碎”了吴腾达脸上那张“冷若冰霜”的“面具”
“沈总,这是我听到过对我最巧妙的恭维了!”吴腾达大笑道。
沈洛宁摆摆手:“您过奖了!这只是我的肺腑之言,实话实说罢了。”
“实话实说?”吴腾达收起笑容,肃然问道:“那么,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请沈总务必继续实话实说。”
“您请问。”
“如果我同意你提出的条件,把你的公司并入吴氏集团,那沈总是否能告诉我,吴氏集团将来会得到怎样实际的收益?”
这个问题似乎难倒了沈洛宁,她皱起眉头,久而不语。
见会场气氛逐渐凝固,陈圆圆赶紧对吴腾达笑道:“吴总,您这问题有些突兀了。沈总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她既然有魄力带领自己的公司走上并入这条路,就一定早就在心里规划好了未来的蓝图。有些事情,比如规划什么的,提前说出来并不是很合适啊!”
吴腾达不以为然道:“‘真金不怕火炼’,如果沈总果真早有谋划,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份自信,沈总还是应该有的。”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