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倒计时第74天
射杀完紧跟在后面的三个杀手,姚晓依继续南下。
一路无话,转眼又是星夜。虽然少了后顾之忧,却多了断粮之虑。背包里的干粮所剩无几,但距标准在地图上的终点还需两天时间,算下来,至少还却一天的口粮。
河面之下可有鱼呢?有的话,又该如何抓住它们?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新问题摆在姚晓依的面前。
“怎样识别陌生河道有没有鱼?”
手机输入几个汉字,点击“百度一下”,答案应有尽有——
“一是看水,根据水的颜色识别肥水与瘦水,肥水呈现墨绿色、灰黑色,则鱼较多,瘦水清澈,越清澈,鱼越少,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二看水星,即看有没有鱼吐的气泡,并可根据气泡的大小、多少判断鱼的种类;三是看水鸟,水鸟就是信号员,没水鸟的地方不一定没鱼,有水鸟的地方肯定有鱼;四是闻水腥,腥味重则有鱼,没有腥味,基本没有……”
这样读下来,她哑然一笑,这星辉之下,水色莫辨,急流之上,何来水星,深夜时分,哪来水鸟,至于河水,她倒是喝过,但到底是有没有腥味,或腥味重不重,根本无法判断。更重要的是,即便判断有鱼,用什么抓呢?
她索性不再考虑河里有没有鱼,从背包里取出仅剩的两袋干粮中的一袋,坐在木筏上满满享用。这一段水路水势相对平缓,她不用撑着木蒿,任由木筏顺着河水自动漂移。
“南下有宝,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一路行来,姚晓依会偶然想起这句话。唐济老人在留给她的第二封遗书中,提到一个智者留下过这么一句谜语。
“南下有宝”,好说,沿水道一路南下即是,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底又是几个意思呢?
据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之句最早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大师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参禅之初,亦指涉世之初,人们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禅有所悟,也指人经历了一些世事,看见了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人也容易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陷入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
第三重,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是禅中彻悟,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参禅一道,姚晓依自然一知半解,但这做人的道理却是解释得足够清楚。禅中彻悟的结果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但此时之山此时之水,早已不是彼时的山与水,正如眼前的河流,奔流不息,转瞬即是另一番模样,何来“仍然”之说。可见,参禅的境界怕是该再提升一个层次,即第四重,“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时间永不停息,再看眼前山与水,已不再是几千分之一秒之前的那个山与水。
想到这儿,姚晓依稍有顿悟,智者留给老人这句话,怕是另有玄机。
继续向前,突然又一个难题摆在她的面前。前面不远的出现了一个分岔口,河道一分为二,一条顺沿河南下,另一条则呈45度的夹角往东南向分道扬镳而去。
唐济老人提供的手绘地图上,没有标注有河道有分流的情况。姚晓依将木筏撑到岸边靠住,取出地图再看一下,没错,地图上没有标注有任何分岔口,从起点到终点,就一根用红笔画出来的蜿蜒的曲线,
从后面密道的出口出发,一路南下,河道从没有分岔,断没有走错路线的可能。那么,眼前突出出现的分岔又是怎么回事?
姚晓依想起唐济老人在遗书中提到,他曾数次南下寻找无果,还写到“此地图亦老身凭记忆所画,恐是有所偏差”,那么,会不会是老人根本就没有达到过眼前这个位置?
姚晓依立在木筏上,举起棋不定。再细致观察沿东南向分道那条河流,比顺流南下那条河面要窄得多,宽不足两米,紧够两只木筏交错通过,河道是高耸入云的悬崖,远远看去,就像从左岸的悬崖峭壁上斜斜地砍了一刀,刀锋锐利,刀片极薄。
沉思片刻,姚晓依打算沿东南向改道而行。既然老人多次顺道南下寻宝无果,她另辟蹊径,没准儿会柳暗花明。顺道南下还有两天才能达到终点,所剩干粮不足以坚持两天,改道说不定会有新的出路。另外,她还有一个隐隐的担忧,另外10个被她在河滩位置引向歧路的杀手目前不见了踪影,10个同伴被杀,剩下这10个人为什么没有尾随追击而来?此时他们在哪儿,下一步要干什么?这些问题一天没有答案,她悬着的心就不可能真正落下。改道东南向,而不是南下直达终点,想来应该会更安全一些。
主意已定,木蒿轻摇,木筏直指东南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