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邺炮击之后,盘踞在近海腋目舰队虽未携带兵舰,但炮击后陆续派出海员登陆试探,试图强占津邺港口,为战舰靠港,攻陷津邺做准备。
站在腋目人的思维角度,人类是不堪一击的,但却遭遇了留守京畿郡的太尉顾儒泉的反击。
梁军虽然没有什么先进装备,火炮也很落后,但大杀器的强弩、gōngnǔ、床弩、投石机、一窝蜂、没良心炮还是有的,顾儒泉虽不是一等一的名将,但脑子肯定是有的。
加之当年吃了百里燕的巨亏,反而令其对先进火炮的威力有了充分认识,此后也总结了出了一套战术方法。
要说南半球人类爆发出的强大反抗力量令腋目réndà为震惊,此时西线作战的腋目人其实还没得到东线海上入侵失利的消息,但是在梁军反扑下,还是令其折损了数百人。
尤其是人类的弩和没良心炮,前者密度极大,后者威力无穷,使用投石机抛射,能在一两里地外发起攻击。
此一战梁军意外发现腋目人并非无敌,其无法承受爆震伤害。
没良心炮的huǒyào杀伤力其实并不大,真正的伤害来自于爆震冲击波,爆震冲击波往往能将生物内脏器官震碎,脑部同样如此。
尽管腋目人生理修复能力极强,但全脏器的震荡伤,使之无法及时修复和止血,加之脑部震荡伤害,最终因为神经系统紊乱和内脏重创死亡。
不过顾儒泉损失也很大,伤亡逾三千多人,不得已只得退回。
由于登陆失利,腋目人这时发现南半球的人类比北半球的人类棘手的多,遂未敢继续实施登陆,等待援兵。
但同时登陆袭击长孙的腋目人在向内陆推进时,遭到越来越强抵抗,当地的雨林和湿热大平原不利于燧发枪和前膛炮的使用,尽管他们也装备了后膛金属弹壳定装bùqiāng,但暴雨严重影响含钥元素撞针的效果,致使战线推进缓慢。
而且中原火器的发展改变了战争方式,一切都在向咸军看齐和靠拢,大量模仿咸军的战术战法,面对枪林弹雨和火炮袭击,大量挖掘战壕和地道,军队不列阵,不密集冲锋。
此前用来对付白人的战术战法,面对弱鸡的长孙军队失灵了。
而且长孙国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撒丫子跑的优良传统,也确实让腋目人束手无策,他们不知道这是战略转移的圈套,还是大溃败。
同时面对人类的火器,林立的城池工事,纵横的河道水网,腋目人眼下的兵力和船只无法完成战略切割,战争一开始,便没朝着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面对梁国的求援,百里燕考虑了半天,即便不给予增援,很快西海诸侯也会告急,他必须通盘考虑西海的战略态势。
中原海岸线漫长,腋目人兵力和舰队现在仅够对长孙、咸国、梁国海岸进行登陆袭扰,巩固登陆个别据点,还远达不到大规模登陆入侵所需的兵力和船只规模,短时内还不足以对燕、歧、陈、晋、西貘夷发起全面登陆和袭扰,因为海岸线太长。
几乎相当于从北美阿拉斯加,到智利的最南段海岸线的总厂的百分之八十五。
这还仅仅是北海海岸线的长度,尚未计入西海三蛮与晋国、宋国东、西海岸线的长度,如果继续向南延伸至金雪狄本土,那就是天文数字。
腋目人没有足够的军事资源,在如此漫长的航线上实施大范围的登陆作战。
如此不仅战略上不划算,效率上也将稀释他们的兵力,因此腋目主要精力是在长孙国建立大范围的前进基地。
而后籍此为据点,从本土运兵,以长孙为跳板,向内陆推进,同时沿海实施背后局部重点登陆。
因此百里燕必须考虑给予梁、燕、歧、陈、西貘夷以何等的军事资源,qiāngzhīdànyào大炮肯定是没有的,能给的,能大量快速生产的,只有zhàyào、shǒuliúdàn和地雷,但数量也不够十几个诸侯国装备,因此必须有所侧重。
考虑再三,百里燕决定组织一万辆四轮辎重马车,以及内河船运,向梁国、燕、歧、陈、西貘夷,运输药品、zhàyào、shǒuliúdàn、ránshāodàn、地雷、油料,从武备营抽调一千两百名军官,随同前往以上四国培训诸侯军。
这么多军火,当然不能白给,考虑到梁国以外其他诸侯的财力,尤其是燕、歧、陈三国财政匮乏,故而百分之二十用钱交易,百分之三十用物产支付,剩下的一半用人口和劳动力抵押。
咸国将在各国征募壮丁,赴咸国受训参战,有家眷的可连户籍一并迁入咸国,家眷与入伍者享受相同国民待遇。
歧、燕、陈都是小国,人口三百万至五六百万不等,百里燕重点征募的对象是志、卫两个内陆人口大国。
西貘夷贵金属产量丰富,现在更需要他们的铂金和物产,交易显得灵活的。对于梁国,有必要榨干他们的金库,然后遵循以上交易原则倒也没有问题。
除军事上的考虑,政治上的行动百里燕依然谨慎。
天子号召勤王,以现在来势汹汹的态势,加之多年来的宿怨,诸侯不太可能赴约勤王,而是高度关注咸国的动态。
因此会盟极可能在咸国,但必须考虑志国的政治因素,以及如何会盟,如何协调诸侯。
同时过早会盟会不意味着即刻转入战略fǎngōng,要说服梁国、长孙顶住腋目攻势并不容易。一旦在其他战线出现新的危机,救还是不救,都很棘手。
继续放任拖延,会遭致诸侯猜忌和反对,加之中原版图巨大,通信滞后,兵力调动极为麻烦,各国都城和重点城镇需要尽快接通电话和有线电报。
姬丰得到百里燕开出的条件,心情无限复杂,咸国不出兵的决定让他大失所望,而军火也不是白给的,需要掏钱,条件比诸侯高了一个档次,但好过什么也没有的强,姬丰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条件。
至七月,长孙继续向咸国求援,百里燕答应无偿赠送一大批军火,派出一百五十人的军事顾问考察团赶赴长孙指导作战,稳定防线,收集腋目人的战术战法。
七月下旬,燕、赵、卫、歧、陈、晋、志、徐、宋、西貘夷先后遣使至咸国求援,几乎是要什么的都有,但百里燕已经掏空了七成的库存,也填不饱诸侯。
公良修携公良旭于八月初六姗姗来迟,他本应在七月中上旬赶到陔陵,但志国的国幅员辽阔,摊子铺的太大,官僚机构反应的时间相对滞后。
加之没有咸国的高效体制,志国统治阶层需要更长时间了解国内态度和反应,得不到多数支持,志王无法做出可能亡国乃至灭种的政治决定。
百里燕已经忙的焦头烂额,公良父子中午入的城,百里燕直到天黑才在内宅见到二人。
“岳父大人。”公良旭行大礼,极是恭敬。
“贤婿快快免礼。”
百里燕扶他起身,下刻又问公良修:
“亲家可是带来了志王的口信?”
“大王同意出兵,但千头万绪需要时日,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动身。”
“是啊,志军主力布防在东西两翼,我想志王不会调动老军主力,应该是征募新兵组建新军吧。”
公良修没有否认,他说:
“不错,尚不知腋目战法深浅,我国不能用精锐与之相拼。”
“这倒无妨,志军新军组建完成后,可先屯驻两国边境,我会派遣武官前去受训,传授新式作战技艺,另外我需要从志国募兵。不知公良兄意下如何?”
公良修心起警惕,他说:
“你咸国人力不在少数,你要向我志国募兵做什么。”
“我咸国人力是有见涨,但也没到后顾无忧之地步,你要知道,我咸国如今需要大量人力生产劳作,倘若大量征兵,国内农耕荒芜,将无法久持。”
向诸侯征募兵丁是百里燕一早制定的策略,志国、卫国、晋国、长孙国都是人口大国,是中原的兵仓,咸国的人力资源尽管有所回升,但也经不起消耗和拼杀。
而且咸国如今广泛实行教育政策,但时间并不长,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用于扩张工业人口,技术人口,贸然将人力资源投入战场搏杀,显然并不明智。
即便最后拼赢了,仅仅是击退腋目人,将其暂时赶回北半球,下次卷土重来不过是几年时间。
那时,丧失人力后劲的咸国,将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原的军需供应,而武装起来的诸侯对咸国的威胁也更大。
出于以上考虑,对外征兵是上上之选,国内就能专注生产提供军需,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才教育积累,不至于严重冲击国家根本。
至于外籍兵的增加否留下隐患,这取决于政治教育、国家实力、外部压力和时间。
所有招募的兵源都要进行统一政治教育和宣传鼓动,让他门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通过对其家属的抚恤和安置,使之得到更好的社会和物质待遇。
同时在咸军的压制和制约下,外籍兵源不至于出现大规模集体哗变叛乱,反客为主。
对百里燕提出的要求,公良修自是不能答应的,他没有得到志王授权,而从长远出发,志国人口的流失是不利的。
“此事关系重大,我做不了主,你还是另派使节赴禹城向我王说明为好,不要害我。”
这时百里燕笑了:
“好吧,我就另派使节赴志国商议。不过公良兄不要忘了,志国的军火都是我国供应,公良兄总不至于赤手空拳让志军去当子弹吧。”
“你呀你,永远没按好心。此事你就是说破了大天,我也不会帮你。”
公良修话音刚落,侯府护将许沺来报:
“启禀侯爷,赵焕将军电话。”
“知道了”
百里燕刚从宫中回府,与赵焕是照过面的,其突然打电话过来,让百里燕感到一丝不详的预感。
“赵将军,在下百里燕。”
电话那头赵焕火急说:
“刚得叶信鸿翎急件,腋目舰队出现在桑北郡海岸,意图不明,大王担心腋目舰队在桑北登陆进犯内陆。”
“他们是来报复的,我即刻进宫。”
挂断电话,身旁公良修问:
“发生了何事?”
“腋目人舰队出现在桑北郡沿海,我判断是前来报复六月海战失利,其主力精锐舰队前来寻仇,但也不排除会在桑北郡外滩登陆。那里咸军接手方才两年,海防要塞十分羸弱,但叶信已陆续布下地雷,但却不足以封锁全部登陆滩头,腋目人倘若强行登陆,咸西、北海、东原、江东沿海要塞将成摆设,他们会从背后迂回绕过炮台。”
话音落下,百里燕拿起电话:
“给我接北海广信公府。”
……
七月间,广信拉通了至陔陵的电路,并入电话网络,麟城的风电也并入电网,但电话仍需要人工交换机转接至广信。姜乾此时不在公府,接电话的是陈韵风长子陈诺:
“喂,我是百里燕。”
“司农大人何事吩咐。”
“一支庞大腋目人舰队两日前已到桑北郡海岸,不排除是扑向广信,请即刻告知广信公,做好应战准备。”
“诺!”
挂断陈诺电话,百里燕又打给司空南,详细吩咐之后火速进宫。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