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先生到贵府为老夫人祝寿,还请通传。”琴童走上前去,虽说着请求的话,头颅却微微高矜地扬着。
“是是是,先生还请稍等,我这就去通传。”守门的仆从自然也是听闻过近日的传闻的,对于这位或许会成为老夫人座上宾的贵客,自然不敢稍加怠慢,当下一溜烟儿小跑着进府去了。
很快,里面就有了结果。
碎乱的脚步声渐近,只见一大一小两个妆容精致的贵族姑娘,正领着一大群婢女仆从迎了出来,大的那个姑娘还在数落着守门人。
“怎么不先把先生请进来喝茶?有你这样子让贵客站在外面的吗?”
守门人被骂得不停诺诺,在一旁点头哈腰地跟着。
来人近了,阿笙认得走在前面的这个姑娘,正是那天在峪王府见过一面的裴府大小姐裴心梅,那么后面那位小的,毫无疑问就是三小姐裴心竹了。
看着那么一群浩浩荡荡来迎接的人,阿笙心想,俗话说的好,大人物总是晚出场的,穆先生这个时间点才来,不仅得了主人家的重视相迎,一定还得了满场人的期待,这不,待会儿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想必您就是穆先生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高雅出众,心梅久仰了。”裴心梅强摁住心头的激动,仪态优雅地道,“里边请,祖母已经久等了。”
裴老夫人的寿宴摆在花园里,围绕着湖岸摆了不下百桌,因着东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间并未用屏风分隔开来,只是分席而坐。
一个巨大宽阔的水榭横架在水面上,上面另设独立坐席,外间用屏风阻挡了视线,众人只需一眼,便知这都是为那些有头有脸的贵人们设置的。
正如阿笙心中所料,他们进去时,宾客们早就到齐了,齐刷刷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扫向他们。
穆先生似浑然不觉,步履不紧不慢,悠然得很,琴童抱着太韵古琴,跟在他神后神色清傲。唯有阿笙,有帷幕的阻隔,看不出面色为何。
阿笙在来的路上,有瞄到捧着菜盘子的婢女们,看来贺词唱礼的环节已过,接下来就是上菜以及欣赏歌舞了,穆先生的时间拿捏得刚刚好。
“请穆先生上座。”裴老夫人吩咐裴管家道,后者应了,态度恭敬地去请了穆先生。
上了水榭,权贵满座,而穆先生只是环视一周,微微俯了俯身,就算是见了礼。
阿笙和琴童跟在他后面有样学样。
裴老夫人倒并不在意,温声开口道:“穆先生隐于世外,就不必拘这些俗礼了。”她这么一说,在座的权贵中纵有人不满,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挑出刺来。
“老夫人海涵。”穆先生抬了抬手,做了个礼,既不热乎,也不疏离。
阿笙在帷帽下抬起眼,迅速地过了一遍四周坐着的人,心里大致有了底,总之该来的一个也不少。期间,她瞄到端颐盯着她猛瞧,神色困惑。
“本宫很好奇,先生此前拒绝了那么人的邀请,为何今日又忽然前来?”上首,一个年轻温润的声音开口。
“五皇子的疑惑,也正是老身的疑惑。”裴老夫人颔首,她当初也曾私底下派了她的大丫头去请穆先生,可惜得了与其他人一般结果,连先生的面都见不到。
“穆某行事一向全凭心意,心之所向,自由所往。”穆先生淡淡道。
“殷和也曾亲自前往邀请过先生,可彼时先生意尚坚,不知殷和是否能知道是什么让先生改变了想法呢?”右侧案后坐着云鬓高耸的娇颜女子,琴童记得她正是廿九那日来找先生的郡主。
“有缘人相请,我便来了。”穆先生只说了这么一句。
殷和的视线游移到了穆先生身边,那位青纱雪裾的帷帽姑娘上,穆先生此次来雒京只带了一名琴童,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今晚他身边却多了一位姑娘,想来就是邀请者无疑了。
殷和又看了坐在自己正对面的男子一眼,对方神色漠漠,定然不变,显然一点也不关心这里的情况,神魂不知游走到哪里去了。她揪着帕子,想起开宴前在老夫人那匆匆的一见,她还没来得及跟他说上一句话,这人已经借口请辞了,胸口不由郁结。
此刻,她有心在心上人面前露露脸,于是向那位带着帷帽的青衣姑娘道:“想必姑娘就是唯一成功邀请穆先生的人了吧?”她在“唯一”二字上加重了语气,顿时,各家看向那姑娘的目光变得有些微妙的探究。
“可是姑娘瞧着眼生,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呢?”殷和笑着补充问道,那笑容看着亲切,实则暗藏着小心思。
“我并不是什么世家贵女,大家不认得我实在是太稀松无奇的事儿了。”阿笙微微福了一礼道,“小女子阿笙,一直跟着叔父隐世山林间,前不久才到的雒京,现在是蕴奇斋的主事之一。”
这句话刚说完,阿笙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一道强烈的视线,她稍稍抬首,看到左前方的桌案后,有人正向她拼命眨眼,神色激动,可不就是端颐么。
原本她正疑惑着,直到听到阿笙的声音时,才豁然开朗。
这时候端颐心里那个开心,她一直不喜欢殷和,那天在摘星楼看见她在穆先生处受挫时,她就喜不自禁,如今看到穆先生竟然被阿笙邀了,她想象了下殷和内心的剧烈争斗,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
“蕴奇斋?”这个名字在雒京可谓如雷贯耳,都说奇货可居,蕴奇斋从不缺少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更重要的是它搜罗宝物的能力,各家各户若想送件什么别致的礼品,那必得还去蕴奇斋挑选。
这个答案,显然不在殷和的预设之列,她原以为阿笙会是什么小家族的小姐,想借此机会扬名,以及替家族向裴家示好。
毕竟,那些争相邀请穆先生的人,不都存着这样的心思么,她会去请穆先生,也是希望能好好拉拢着裴老夫人,顺带稳固自己在京中“第一才女”的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