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命运 > 第69章 非儒即墨

第69章 非儒即墨(1 / 1)

<>那么王翦在攻赵之前,有哪些重大功劳呢?这些都是后世史书明确记载的!

第一个功劳:计杀魏齐。范雎是秦昭王时期著名的谋士,以“远交近攻”的谋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与魏国丞相魏齐是仇人。成为秦相的范雎曾扬言要魏国交出魏齐,否则将举兵伐魏。形势迫使魏齐弃相印逃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秦相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第二个功劳:平定成蟜之乱。秦王政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命王弟长安君成蟜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率军攻打赵国,不料,长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秦王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递送了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国。但可惜的是,长安君后来并没有保住性命。

第三个功劳:铲除权臣吕不韦。秦王嬴政即位之初由于年少,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吕不韦权倾朝野,又与太后偷情,见秦王嬴政日渐年长怕东窗事发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与太后在秦故都雍城(今陕西凤翔)生下了两个私生子,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嫪毐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秦王政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行冠礼。王翦领兵镇压咸阳,派三万精锐保护秦王西行。秦王嬴政离开后,吕不韦在国都咸阳把持国政,王翦不动声色,调遣兵力,严阵以待,以防吕不韦伺机生变。嫪毐因行为不端宫闱的罪行败露,发动兵变,进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蕲年宫,史称“蕲年宫之变”。秦王嬴政及时察觉了这一阴谋,抢先发兵平定叛乱,追斩嫪毐,在咸阳清洗了嫪毐集团数百人,因此事涉及吕不韦,不久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职。不久,在王翦的建议下,将其赐死,秦王嬴政全面掌握了国家权力。

其实还有一项功劳,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太子太傅,也就是教导秦王嬴政的兵法谋略。而且其子王贲,连同蒙恬、蒙毅等人都是太子嬴政的伴读!

这放到后世就是从龙功臣啊!

蒙毅思考王翦、桓齮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祖父蒙骜。

后世史书存在两种记载,一种说法就是蒙骜活了七十多岁就病逝了,另外一种就是蒙骜蒙骜被赵国老将庞煖埋伏、重伤而亡。

仔细想一想,蒙毅就释然了:秦王嬴政怎么会允许“蒙骜战死”影响军心士气呢。

所以这两种记载都是真实的!“重伤”病逝也是病逝!

先秦历史的记载大多受到王侯将相的影响,很难做到公开公正、如实记载。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西汉太史令司马迁那样刚正不阿、誓死捍卫真实历史,而汉武帝之后的史官受到儒家影响,都尽量记载了一些比较真实的大事件,算是一种进步吧。

中国从第一个有记录的王朝夏朝就设立史官制度,并一直延续下来。而中国先秦时代有很多史官都秉承着公正的态度,只会写下事实,即便是王侯将相也不能修改他们笔下的历史,他们是群可爱的人,可以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史实。

这这些史官不畏强权的源头,就来自春秋时期的两个历史事件,那就是著名的“崔杼弑其君”和“赵盾弑其君”。

第一个故事,叫“崔杼弑其君”。

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崔杼。公元前548年,因庄齐公与其妻棠姜私通、并且将赐予自己的帽子赠与他人,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便联合棠无咎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弟杵臼(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

而齐国的太史公如实记载这件事:“崔杼弑其君。”崔杼听说了以后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弟弟太史仲继续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了他。而后太史的另一个弟弟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

太史还有第三个弟弟太史季,崔杼对他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

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于是继续写下“崔杼弑其君”。

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第二个故事叫“赵盾弑其君”。

春秋时晋国有个卿大夫叫赵盾,也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战国赵国的先祖。

赵盾是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由此和君权产生了冲突。赵盾执政期间,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

史官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当然“赵盾弑其君”这件事,也为后来发生下宫之难(即赵氏孤儿事件)埋下了伏笔。

从这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先秦时史官的的刚烈和正直,他们为了一个秉笔直言,可以不顾自己生死,前赴后继。

如今蒙毅不仅根据后世历史预测着眼前的局势,也深深感受着历史的复杂性,往往是扑朔迷迷!

“哎,我如今身处历史,尚且无法知道历史的前因后果,那么后人的猜测假想就更加不值一提了!”蒙毅十分苦恼。

蒙毅突然又对比起了蒙骜和白起的军事生涯。

同样都是功高震主,秦昭襄王为何唯独杀了白起,而宠信蒙骜?

人们都说,秦国最不缺的就是军事人才,这句话还真有道理啊,别的不说,仅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时期,威震天下,使六国恐惧,让历朝历代君王只敢在梦里想想的天才军事家就有两个,哪两个?

人屠白起和战神蒙骜。军事素养上讲,俩人都是身经百战,罕有战绩,白起尤擅长的是运动战,据说千年以下,太祖还从他的战例中学到不少经验;而蒙骜呢,表面上好像没有特别突出的本领,但从他的战例中可以看出,这人攻坚、运动、伏击等好像都比较擅长,是一个全能型的将领。

再比较一下两人的功绩:

白起的主要成就是,慑服赵楚,使他们不敢攻秦,为秦将来成就帝业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简单一句话,攻楚、攻韩、攻魏、攻赵,几场战争,把他们打服了,从此再也不敢对秦有非分之想;

而蒙骜呢,一生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虽然讲的比较简单,但大概可以看出,他俩对秦国都立下不世之功,都有功高震主之嫌,同样都是功高震主,可为什么最后秦昭襄王杀了白起,而对蒙骜始终信任有加,还将之加封到上卿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从两人的出身上看,白起是更应该受宠的,为什么?

秦军三路大军合并成一路大军,由大将桓齮统帅。但是桓齮并不喜欢蒙毅两兄弟,找了一个由头,就把蒙毅兄弟二人发配到了南阳,负责三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打仗就必须有粮草辎重,而是重中之重的军务。

前线战事目前十分顺利,蒙毅也难得偷得片刻清闲。

鬼谷门主董安不知何时就来到了南阳,而女侠董柔母女自然同行。

“董老,为何突然造访?”蒙毅觉得十分意外,禁不住好奇地问道。

“你可曾听说过墨家?”鬼谷门主董安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反问道。

“天下纷争,百家争鸣。非儒即墨,人世二分不为过。墨门由墨家的祖师墨翟所建,以“兼爱”、“非攻”、“济世”为己任,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后随着墨家不断壮大,势力遍布各国,遂按照地域分为齐墨、楚墨、韩墨、魏墨、赵墨、燕墨,除了严厉打击墨家的秦国外,关东各国皆对墨家持着一种放任的态度,既不打击也不鼓励。?”蒙毅沉思了一会,缓缓说道。<>

最新小说: 帝君,你家夫人又爬墙了 大唐无双国士 准备退圈儿的我翻红了 无限之天魔魅影 重生后,海王她翻车了 被病娇总裁缠上了 深情男配不干了 逆乱年华 文娱:从被天后老婆离婚开始 大秦金榜现世我皇子的身份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