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命运 > 第74章 长平翻版

第74章 长平翻版(1 / 1)

<>蒙毅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收到后世对秦始皇生性残暴、涂炭生灵的评价影响,所以处处提防。

总得来说,除了权臣吕不韦,嬴政对待忠心的有功之臣还是相当不错的。

秦王嬴政和秦昭襄王嬴稷相比,一时之间高下立见。秦王嬴政给蒙骜生前身后极尽荣耀,而秦昭襄王嬴稷让白起背负骂名不得善终。

同样是功高震主,为什么蒙骜下场比白起好上这么多?

因为白起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对秦国的忠心无可置疑。

而蒙骜呢,他其实是齐国人,秦昭襄王手里才来到秦国呢,从此就在秦国逐步成长,成为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蒙骜虽然基础不如白起,最后却能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四朝,历经四朝不倒,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蒙恬的爷爷,肯定不是,蒙骜之所以教出蒙武、蒙恬、蒙毅等子孙辈,不过教导有方罢了,还不是他功高却不受猜忌,历经四朝不倒的原因,而真正原因在来源于一个小故事。在讲蒙骜小故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白起为何被杀。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热打铁,乘势灭赵,秦昭襄王却不同意他的意见,下诏撤军,为这件事,白起闹了好一阵子意见。第二年,秦昭襄王又命他攻赵,可白起却认为攻赵最佳时机已过,所以以生病为由,反对这场战争,关键时刻,拒不执行君王的命令。这就超过了一般政策争论的范畴,从秦国历朝历代的君主来看,他们基本上还是很开明的,讨论国策时,有意见你可以提,甚至非常尖锐也不会治罪,可一旦形成决议,你必须无条件执行。

白起的这一生病,触犯了君王的忌讳,什么忌讳?你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但不是一把听话的刀子。锋利的刀子固然可以杀人,但不听话,不受控制,也是可以伤了自己的。这样一来,白起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留了,所以落了个杜邮自杀的结局。

而军事才能同样优秀,功劳同样非常厉害的蒙骜呢,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即便放在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内敛,很有心计,有心计到了什么程度。

有一年,秦国丞相,应候范雎失去了夺自韩国的封地汝南,秦昭襄王就问他,失去封地你难不难过。

范雎很大度的回答:我原本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蒙大王的赏赐才得到富贵、封地,如今失去,就像当年从来没有过一样,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范雎虽然回答的很得体,但却受到君王的猜忌,秦昭襄王为什么要猜忌他?

因为秦昭襄王自己想:我作为一国君主,富有四海,丢一块土地还会难过的彻夜难眠,如今范雎丢了那么一大块封地,反而一点事没有,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难道他对我还有隐瞒吗。想来想去越想越不放心,就把蒙骜找过来,吩咐说:丞相丢了最大的封地还不难过,我觉得其中肯定另有隐情,你去给我打听清楚。

于是呢,蒙骜就到范雎府上了,你猜蒙骜会怎么说,直接拿君王的命令质问吗?不,如果这样做就不是聪明人了,平白无故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他的说法很巧妙,一见范雎就说:“我最近难过的想自杀。”

范雎一听这话,就非常惊讶,赶紧问:“将军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蒙骜回答:“君王以阁下为师,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我蒙骜呢,蒙君王信任,当上了秦国的将军,将军干嘛的,不就保家卫国,解决一些君王担心的事情吗,如今弱小的韩国居然敢触犯秦国的威严,大胆的夺去阁下你的封地,这等于给秦国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啊,你说,秦国受到这样的侮辱,我蒙骜还有脸活下去吗。”

范雎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蒙骜的意思,这是拿自己说事,隐晦的提醒,有些事是不能不在乎的,于是赶紧答拜说:“我再也不说不在乎封地的事,如何夺回汝南,就全托付给将军了。”

从那以后,秦昭襄王明白了,原来你小子是伪君子,所以范雎以后一提韩国,秦昭襄王都会认为,这是范雎在考虑如何夺回自己的封地,所以听都不愿听了。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举世混浊,你何必要独清呢,何不随其波逐其流,这样是不是才有机会愉快的在河边洗脚了。

司马迁的史记对蒙骜评价是非常高的,蒙骜当过内史,所以史记上说:蒙氏秦将,内史忠贤。

忠而且贤,而且有那么有心计,能很好的把握形势,并利用形势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可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简单点说,君主非常贤明,就怎么想怎么说;君主比较糊涂,或者比较暴躁等等,保持正直的品格是应该的,但说话办事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了。也许这才是白起被杀,而蒙骜历经四朝不倒的真正原因。

蒙毅此刻除了肩负阻止“屠龙王”重任,还有估计蒙家满门数百口的生死,谁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夺走了秦王嬴政的女人,会不会让秦王嬴政情绪失控,从而铲除蒙家,进而影响历史进程。

总之一个字,难!

就在蒙毅纠结的同时,秦赵的战事发生重大变化。

公元前235年,赵悼襄王非常宠爱出生倡伎的倡后,废黜与正妻所生长子、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将品行不端的赵偃立为太子。同年冬天,赵王赵偃去世,谥号赵悼襄王,赵国太子赵偃继位。

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衰,君主也一个比一个荒唐无能,最终被秦国灭掉。而此时赵国有一位公子嘉,曾是赵悼襄王时的太子,后来虽被废弃,但他在邯郸城被秦军攻占后,收拢赵国残余势力,北走代郡,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秦六年之久,唱响了一曲壮烈凄美的英雄赞歌。这个后面会有精彩剧情,敬请关注!

由于赵国数十年惨遭秦国攻打,国力衰竭。赵国虽有名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赵国只剩下4个郡,除了邯郸郡尚且还比较富庶,其余三个北边郡荒凉不堪,反而拖累了赵国所剩不多的钱粮。要不是齐国暗中支援了一批钱粮,此时的赵国恐怕早就亡国了。

新任赵王赵迁也是昏庸无能的主,任用奸臣郭开。而郭开眼看着赵国江河日下,竟然萌生了暗通秦国的想法。史料记载,郭开,晋阳人。战国末期赵王赵迁的宠臣,出身太原郭氏,历仕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两代君主,拜为相国,封为建信君。谗言陷害名将廉颇和李牧,加速了赵国的灭亡。进入秦国,拜为上卿。后来他返回邯郸搬运家财,为沿途盗贼所杀。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率领新编的30万大军,再度向赵国南部进攻,兵锋直指邯郸南部的重镇邺城,威逼赵国国都邯郸。

赵国大将扈辄在秦国大将桓齮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只能死守邺城。同时为了巩固邺城,亲自率领精兵屯守于邺城城外的东崮山。

秦国大将桓齮也不着急,只是在邺城和东崮山之间修筑壕沟和营寨,做出一副想要围困10万赵军的样子。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秦军不仅仅隔断了邺城和东崮山的联系,而且切断了邺城和赵国后方联系。

赵国邯郸,王宫大殿。

“大王,扈辄只守不攻,我国后方粮草的压力大增。而反观秦国有巴蜀和汉中两大粮仓,长此以往,恐怕要重蹈长平之战的覆辙。”赵国权臣郭开适时地提醒赵王赵迁。

长平一战赵军六十五万人被围。大秦可是足足困了两个月,这才使得赵军投降。那一战大秦投入军队逾百万人,才有了长平一战之胜。战前秦国精锐军队有60万,而赵国精锐有45万,后来双方又相继征调青壮,导致秦军总兵力达到了百万,而赵国总兵力也达到了65万。赵军被围困两个月后,只剩下45万饥饿疲惫的士兵,而秦国也伤亡了20多万人。为了彻底削弱赵国的军力,秦国大将白起索性坑杀了40多万赵国降兵。

“可是秦国有三十万人,总不能让扈辄以卵击石吧?”新任赵王赵迁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还是明白“以少胜多往往很困难”的道理。

“大王此言差矣,秦军久屯于邺城和东崮山之间,粮草运输比我们赵国更加困难,况且赵国多出精兵强将,如果能够在邺城之下大败秦军,那么赵国就能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赵国权臣郭开又费尽口舌,不断地蛊惑着新任赵王赵迁。

“如此,寡人就下令扈辄寻机出兵,不求大败秦军,只要逼退秦军就算是大功一件。”新任赵王赵迁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反正粮草不济了,拼一把!或许另有转机呢?

如果廉颇还在赵国,一定会失望透顶,因为这就是当年长平之战的翻版啊!粮草不济、不能久持!

奸臣郭开此刻也是欣喜异常,他完全就是一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小人,眼看着做赵国臣子捞不了多少好处,索性和秦国大臣王敖秘密联络。得到了秦国上万两黄金的重礼,奸臣郭开自然卖力地卖国求荣!<>

最新小说: 重生后,海王她翻车了 文娱:从被天后老婆离婚开始 大唐无双国士 被病娇总裁缠上了 准备退圈儿的我翻红了 大秦金榜现世我皇子的身份瞒不住了 深情男配不干了 帝君,你家夫人又爬墙了 无限之天魔魅影 逆乱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