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涛一行人来到蔬菜大棚区。
随意挑了一个棚,大队人马便走了进去,看见棚内有几位看着有四十多岁的妇女同志在忙着打理蔬菜。
她们见来这么多人,还都是不认识的,很是紧张,停了手里的活,都愣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时魏二来和万和他们就发挥了他们基层工作的优越性,向她们介绍了骆涛一行人。
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骆涛也充分发扬了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精神。
视察工作先放在一边,同乡亲们聊聊家常这是有必要的。
“家里几口人?”
“您来这上班有多长时间了?”
“那你们一家一年的收入怎么样?”
如此朴实的问话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几位老大姐见骆涛不光穿着朴素,灰色中山装,脚上穿着一双老布鞋。
更重要的是他长了一张好人的脸。
让人看着就格外的舒服,特别是他一笑就如春风一样,温暖了所有的人。
骆涛现在的长相真应那句老话,相由心生,人的相貌会随心地的好坏而发生变化。
“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好事做多了,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也能改变一个人的相貌。
虽然没有亚洲四大邪术那么夸张,但也相去不远。
“相由心生”这个“相”不是说改变一个人的容貌,而是增加一个人身上善良的光环。
对于面相这一点的改变,作为本人的骆涛他是很有体会,毕竟,他是见证过他自己未来到六十多岁时候的样子。
如今,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他对此并没有觉得惊讶,这也许是上天在帮助他跟上一世的那个他来一次长相上的斩断。
更为重要的是重生的十多年来,他已经习惯现在这个“骆涛”的生活习性。
对于前世的几十年,他只能说那不过就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这一世才是他的真正人生。
几位老乡特别喜欢跟骆涛和朱霖聊天,大家站在温度已经上来的蔬菜大棚内聊着家常,她们还非常热情的给骆涛夫妇介绍她们现在管理的这一棚应季蔬菜。
听她们的介绍,骆涛才知道这种植西红柿产量非常可观,达到了亩产三千斤。
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这种植西红柿的知识。
“光听你们说这西红柿甜,要尝尝才真正知道它甜不甜?”
要知道这大棚里的菜,可没原生态的好吃,就拿这西红柿来说,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就没有原生态的甜、好吃。
她们一听骆涛要吃大棚内的西红柿,心里也非常高兴,但也有顾虑。
毕竟这大棚种植出来的菜,不是她们自家小菜园的。
出于最本质的考虑,她们稍稍犹豫了一下。
不过,也就那么几秒钟,她们也想明白这老板要吃自家的东西,哪里还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再者村支书的二来和万经理他们都在,以后也不存在怀疑她们偷吃的这个可能。
于是便大大方方邀请骆涛一行人吃西红柿。
她们挑选那些又红又大的采摘。
在场几个有身份的皆人手一个,骆涛刚拿手上,徐乐随行来的几人就赶紧递上了水,意思就是要洗洗再吃。
骆涛见状脸色一沉。
“自己种的蔬菜自己都不敢放心大胆的吃,又怎么能让别人信任我们种的是好菜。”
骆涛狠狠的警告了他们一次。
他们被骆涛这么批评,也知道错了,都低着头。
骆涛也没打算抓住他们不放,准备狠狠的整理一下他们。
目光和思绪很快就转移到了手里的西红柿上,随便糊弄了几下,便咬了一大口。
味甜汁多,不愧是蔬菜中的水果,水果中的蔬菜。
刚才的这一幕,自然是被同行来的溪翁镇的几位领导看见,这对他们对骆涛的认识又加深了一些,对骆涛的好印象更是达到了从未有的高度。
纷纷夸赞起了骆涛,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骆涛认可,纷纷效仿骆涛的吃相。
这西红柿非常好吃,骆涛对此赞不绝口,更是对几位老大姐说,西红柿能这么好吃离不开她们的辛勤付出。
一句话普普通通的问候。
差点让几位大姐热泪盈眶,她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一件多值得庆祝的事。
又跟几位大姐聊了几句,一行人在万和的带领下又走访了几个蔬菜大棚。
太阳高高挂起,地表温度也是越来越高,这时候再进大棚,那绝对是对身体的折磨,而不再是享受。
出于种种考虑,一行人也不打算再继续进棚视察,而是来到西瓜种植区找了一处凉棚,坐在凉棚下摆放的高粱杆上。
骆涛问万和:“这个天气老乡还在不在棚内工作?”
“现在都不在工作了,我们是有时间规定的,由于现在是暮春,温度有一点回暖,一般都是早上六点开始工作,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期间都是休息时间,下午四点到六点。……”
万和做为这边的负责人,他详细跟骆涛作了解释。
这个作息时间规定看着很好,但在骆涛看来过于僵硬,不太灵活。
便建议道:“这太死板了,工作时间我看你们还是要根据当天的天气变化灵活安排,热了就赶紧早点休息,凉了就多干一点。”
后有跟镇里的几位领导建议,“这边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责任出面维护乡亲们的利益,……毕竟,这是在你们的治下。”
当骆涛说出这番话,体制内的几位大受鼓舞,他们觉得这天底下才再找不到比西昌还好的投资企业。
也更找不到比骆涛还深明大义的企业家了。
“骆先生,我们一直都很感谢西昌都来我们这里搞投资建设,……说实话自从西昌来到我们溪翁镇之后,我们镇的变化那是一年比一年好,……还间接的吸引别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
这两年乡亲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家都非常感谢西昌,感谢您。
乡亲们都说西昌的好,可没人说西昌的不好。
我跟您说一句实在话,只要西昌能带领大家伙致富,其实大家累点苦一点都没什么。”
他又极具鼓动性地问周围,围观的老乡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乡亲们纷纷称赞起了西昌。
这时人群的外围突然来了七八位不速之客。
为首的人叫孙战安,他也就是现在密云的一把手当家人,其是一名转业军人,是正儿八经上过战场的英雄。
就算到了地方,仍然保持着军人的爽迈直爽。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他的大笑在密云也算是一个标致,由于这位常年喜欢深入基层一线,密云四十万老百姓对他非常有印象。
大家都认为他是最能跟老百姓站在一起的官。
骆涛对这位也是多有了解,很佩服他的能深入基层,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心声。
他也多次来溪翁镇的西昌菜篮子考察调研,这里的乡亲们也大多是认识他的。
他的到来自然引起了一阵骚动。
大家都呼:书记和县长来了。
也都纷纷避道让行,由此可以看出他确实很得密云老百姓的爱戴。
他和张东风在群众中一点没架子,亲切的同大家握手,互相问候几句。
这县里的一二把手来了,骆涛自然要起身迎一下。
“孙书记,张县长,好久不见啊!”
“骆先生,您这可不对了啊,来密云怎么也得到县里坐一坐,让我和张县长尽尽地主之谊啊!
您就提前打了一个招呼,不声不响来了,要不是怀县的陈农同志给我们来电,我们还在县里干等着呢。”
这番话颇为有一点兴师问罪的意思,现在也看到了,这就是这位的性格使然。
他内心可没有问罪的意思,这不过就是为显示彼此之间熟悉罢了。
骆涛也是爽快的承认了错误,又打趣了一句,“怎么?这溪翁镇就不是您孙书记的治下了。”
大家闻言都是莞尔一笑。
骆涛又道:“我看在这里,你们两位也能尽一下地主之谊,刚才镇里的王书记他们可都请我们吃了西红柿。”
孙战安心里知道他是打趣,面上略显惊讶,手指着溪翁镇的书记,笑着批评道:“我说你个老王啊,你们这么做可不对了,你们提前请了骆先生,让我和张县长怎么办?”
领导开起了玩笑,那属于是冰上踩高跷,容易破相。
严肃的幽默。
溪翁镇的王书记也紧跟着领导走,话不多,做到点到即止便可。
笑着承认错误,“我的错。”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东风县长,恰逢其时站出来“打个圆场”。
“既然老王他们请了骆先生吃了西红柿,我看我们不如就请大家吃西瓜。”
说话有时候就需要技巧。
这话要是别人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准备白嫖,在人家的场子请人家吃自己种的西瓜,怎么想都感觉有点别扭。
但这话由张东风说,就不一样了。
在场的体制内的人谁不知道,骆涛和张东风是一家人,都算作市一把手,再大了说是徐家一系的人。
一家人吃几个西瓜算什么。
其实大家都在“玩”,说了这些话真的就是为了几个西瓜吗?
大家不过都是在拉近关系。
这事看似好像跟提前排练过一样,其实现实中这种情况随时可见。
小说中的故事是有逻辑安排的,但现实中的很多事的发生都是偶然性,不是必然。
当一个事件出现了多处巧合,那绝对是阴谋。
“这个好,如此天气,正适合吃瓜。”骆涛没等孙书记接话,他作为这里真正的地主便开口附和。
这三位表演艺术家表演完,就该一级演员上场了。
溪翁镇西昌菜篮子的经理万和,立马带着人去大棚里捡西瓜。
动作非常麻利,没一会儿几个人就抱这七八个西瓜而来。
有人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清水和小桌子,与切瓜利器。
这些都不需要骆涛说他们就妥妥地办好了。
几分钟大家都围坐在西瓜凉棚下吃瓜。
就在大家陷入享受美食的时候,张东风忽然来了一句,“清敌炎威退,凉生酒量宽。”
大家一愣,不是说好了大家都专心做个吃瓜群众,你怎么当起了文化人。
这个口子被张东风这么一开,就连出身军旅的孙书记也忍不住迎合了他几句古代关于西瓜的诗词。
“这西瓜是什么品种,怎么这么甜,皮还薄?”
面对孙书记的提问,万和充当讲解员,解释道:“孙书记,这是远疆育种专家吴明珠研究员研发出的8424甜瓜品种。……………”
吴明珠先生是我国甜瓜界的大神,绝对是“甜瓜女王”,维吾尔族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戈壁滩上的明珠”。
她还是袁神的同学。
8424这组数字就是这个品种的西瓜代号,是吴明珠先生于1984年研究出来,24这个数字有人说是时间,也有人说是当时使用了许多实验配比方案,最终在第24组找到了良种。
8424这个品种的瓜,果皮较薄,果肉粉红色,质地细松脆,品质极佳。
在市场上非常受大家的喜爱,由于研发时间过短,现在传播力度还不是很广。
西昌能到这么好的甜瓜品种,还多愧了农科院在背后背书,有了他们给做后盾,西昌现在每一年种植的蔬菜基本上有一批新研发出来的新品种。
这便是背靠大树好剩凉的最好的实例。
不过,这风骚的事,大家都是适可而止,毕竟,除了骆涛之外,其他人的传统文化底子都很薄弱。
话题渐渐偏离,于是大家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聊着发展的事。
大家群策群力提了不少意见,这让负责的菜篮子基地事务的田浩和万和倍感压力。
当然了体制内的几位不会干涉他们平时正常的工作,他们只关心未来西昌菜篮子向外发展的事。
关于西昌在怀县建造的农业研究所,也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的事。
他们有点担心密云失去以往做为西昌菜篮子工程主力军的地位。
骆涛在这个问题也不跟他们打哈哈,当着乡亲们的面做了保证,西昌会一直在密云,……
也清晰的向他们说出,未来的西昌是要把密云打造一个全国乃至世界菜篮子行业的标杆。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