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战余(十八)
在岳西县的东部,是茫茫峻岭,一直延伸到潜山境内,著名的古南岳天柱山,就处于潜山境内。潜山北部,分成泾渭不同的两种地形,西边是山地,是大别山的边沿,而东部,则是平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潜山县境的北部,是连绵的山区,也是安庆一带著名的三不管地带,是大别山闹匪患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又以潜山县境内最为严重,因为县治梅城远在南边的潜水河畔,对于北部的大山,鞭长莫及。而与这一片大山紧邻的岳西县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之任之,不愿给自己添麻烦。至于东邻桐城,北邻霍山和舒城,直接就不予理睬,眼不见为净。
当莫敌把这个地形特点向各位略作说明,就见靳同轩脸上泛出了轻松的笑意,罗卫眼尖,指着靳同轩说:“同轩看你的表情,应该是理会了老大的意思,说说看,你的意见。”
靳同轩看了看莫敌,又看了看围坐在一起的众人,说:“我把我的理解说一说,老大看看是不是切合你的想法。”看到莫敌点点头,提高了声音,继续说:“老大的意思,是不是把这伙赤军放在属于潜山管辖的大别山东麓,这个地方,潜山不愿意管,我们管不着。只要他们做事注意分寸,不太出格,不会有人干涉他们的存在。就算是上头发现,怪罪下来,我们也能睁着眼睛装糊涂,一推六二五。”
“很有道理。”罗卫仔细看了看地图,说:“这个地区,往北主簿官庄一带,是岳西霍山桐城和舒城交错地带,霍山和舒城属于138师辖地,更加复杂,很好很好。”
石重看了看,说:“我们可以告诉对方,平时可以呆在其它县,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到岳西暂避一时,可以与我们在头陀的兵站联系。”
钟鼎鼐说:“这样最好,郭台青这人不错,我不想看着他们为难。”
莫敌点点头,对覃国升说:“这个事就交给你来处理,务必妥当。”
覃国升立即站起来,很认真的回答了一句:“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莫敌的意思,如果让石重钟鼎鼐去处理,肯定会倾向于对方,如果让靳同轩和何得贵去处理,又肯定会制约对方,只有覃国升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与对方没有什么成见,凡事会以大局为重,不会循私。
带着野补团的集体意见,覃国升与石重带着张生虎、赵胜安两个连以及近千人的辎重大队人员向东开拔,在潜山槎水分手,石重带着人继续前往桐城庐江一带打劫,覃国升则带着自己的小卫队北进板栗山,与郭台青洽谈。
郭台青随着石重进入大别山后,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如鱼得水,大山如同他们的母亲,在这里生存,远远要比平原容易,就在石重回岳西走了一圈这么一点时间,他们就在当地做了一笔不小的生意,因为之前打劫所分到的大量物资,正是山区百姓所缺乏的,他们用这些物资,向当地百姓换取了大量的物资,主要是特产瓜篓子。准备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往安庆,年关将近,市场看好。在进入大别山区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们的日子过得有点差,因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最后通谍日益临近,所有在长江流域一带活动的赤军全部北迁,郭台青也得到了命令,要在1941年元月1日前离开枞阳,进入黄泛区以北地区。换防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一分钱的开拔费,也没有具体的路线规定,更没有沿途的接待方案,借五个胆子给郭台青,他也不敢离开自己熟悉的这块土地。石重因为感谢他带来好消息,把他带到大别山四十八军的防区,却不能作主把他留在这里,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这里落脚,郭台青自己也没有底。
看到覃国升来到,郭台青知道,自己应该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下来了,心里才有了一点放松,眼看就要过年了,还在外面流浪,作为游击大队的负责人,实在有点不愿意。他的游击大队,是一个营一级的编制,跟着他来到大别山区的,却不止五百人,因为一些游击队员还拉家带口,因为他们中间的一些家属,在枞阳当地,属于赤色积极分子,早就上了军统的黄榜,如果不离开,只怕第一个清除的就是他们。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有不少人在当地潜伏了下来,成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中的一环。
覃国升才到村口,郭台青得到手下的通报,连忙迎了上去。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对方,郭台青三十三四岁,身村偏瘦,大眼高鼻,身上穿的是和平建国军的军服,只是帽子上的五彩五角星换成了两粒扣子,左臂上的白底蓝字写得分明:新四军。
两人作了自我介绍,覃国升还拿出了自己的派司,176师野补团少校政治部主任。看着覃国升的派司,再看看覃国升尚带稚气的脸,郭台青暗道,这个政治部主任,年纪轻轻,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在他看来,国民党的政治干部,大多是老朽,如果是年轻的,不是军统的学生哥就是复兴社的青年军。想起这两个系统,郭台青不由自主的离远了半步。
看着一担担瓜篓子正整装待运,覃国升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说:“郭队长还是个生意经,这个东西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每年我们向安庆运多少,安庆就能消化多少,价格不低,听说,日本人收集后,大量运回东洋,药食两用。”
“这个东西在老百姓手里不值钱,能够换回一点日用品,也算是给当地民众做点好事吧。”郭台青说:“这个地区属于潜山,潜山不同岳西,有兵站可以进行贸易,距离他们最近的岳西兵站,是岳西的毛尖山,来回一趟不容易。你们野补团在岳西搞了十九个兵站,在治安上,在交通上,在物资流通上,可给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潜山一带的百姓,一说起岳西,说起你们野补团,总是很羡慕的样子。有好几个乡绅问我,我们能不能在潜山这边也弄起岳西那种兵站。”
“弄兵站,不容易,岳西因为交通过于不便,弄兵站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说白了,就是想把旧时的驿站给恢复起来。”覃国升说:“也是我们后勤部何主任有才,才在驿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场,加进了商贸因数,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发展。潜山是527团的防区,我们不敢越区经营。至于你们想做,我个人是不反对的,只要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处的事,我都会支持。只是有一点希望郭大队长考虑,你们如果在这里搞兵站,会不会太过高调。”
郭台青知道覃国升的意思,自己呆在这里,就应该做一个缩头乌龟,敢胆伸头,只会招来横祸。想到这里,郭台青叹了一口气。
在郭台青的带领下,覃国升走进一座残破的寺庙里,寺庙的香火应该已经断了很久,菩萨的金身也大多见了泥胎,观音的净瓶早已不见,连执净瓶的手也断了大半截。这座残破的寺庙成了郭台青的大本营,各处都是修整的痕迹,大人小孩出出入入,到也热闹。就地取材,佛像前的香案被移到了大殿正中,架了一块门板就成了桌子,桌子上摆着地图、这才多少象一个部队的驻处。
覃国升坐在桌子边的一张长凳上,郭台青给倒了一口盅的热水,算是进门茶,覃国升接过来,喝了一口,走了大半天的路,着实有点渴了。
“郭队长准备在这个地方作短暂的逗留还是准备长驻?”覃国升问。
郭台青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即使有了想法,也不敢随便乱说,从心底里,他对覃国升还有几分提防之心。用询问的眼光望着覃国升,问道:“覃主任的看法呢?”
覃国升知道对方的小心思,也知道对方处于目前的环境,多提防是对的,也就随便的说了一句:“无论怎么样,也要在一个地方过完一个年再说吧!”
郭台青看了覃国升一眼,这位,还真是一语中的,今天是元月六日,腊月初九,昨天才过了腊八节,距离过年也就是二十来天的时间。自己本来也就是打算在这里呆到过年,年后必须离开,不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而是这里距离大路还太近,还太够偏僻,真要是潜山的杨创奇和桐城的周孟雄出兵来剿,自己没有退路。眼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北部与霍山舒城交界的山区。
覃国升的观察能力很强,从郭台青的眼角看到了他的计划,点了点头,这个郭大队长,是个明白人,既然如此,不妨给他一个空头人情,说:“郭队长,你们驻扎在这里,我们就成了近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不妨多多交流联系。从这个地区,到我们岳西的巍岭主簿一带相距不远,如果有何为难,不妨到这一带暂避一时。主簿一地,原属舒城,民国二十五年才划归岳西,如今是舒城不管岳西不爱,你们临时住住也无妨。”
“多谢!”听到覃国升的话,郭台青有点感动,到处被驱逐,只有覃国升给了句好好听的,在这个年头,算是难得的了。
岳西他是不想进去的,即使莫敌同意他进去,他也不会进去,岳西的兵站管理已经到了每一个村屯,自己在那里,即使有一些落脚之地,也找不到裹腹之物,做生意自己做不过兵站,搞革命自己也搞不过莫敌,民众之心已经完全被对方收复,去到岳西,如果想活下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接受野补团的收编。
当天晚上,覃国升也住在这座破庙里。看到覃国升一个小分队,竟然带有电台,郭台青知道,对方与自己相比,阔得太多。不管贫穷还是阔绰,来的是客,弄点好吃的招待总是应该的。好在之前与当地百姓的物资交换中,郭台青换了一些腊肉山货,弄了几道菜到也拿得出手,在当地百姓处买了一些土酒,接风酒热热闹闹开了席。
这边酒杯才端起,那边电台也来凑热闹,一份电报送了过来,覃国升接过来看了一眼,浑身剧震,吓得不轻,手里一哆嗦,酒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