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骑军 > 第六章红色讨伐令

第六章红色讨伐令(1 / 1)

()

汉元79o年1月,新罗州柳定郡柳都。【\/本\/文\/来\/自\/八\/戒\/中\/文\/网\/】柳都在汉帝国管辖时,本名为柳城。伪突忽联盟汗国成立后,这里被定为突忽汗国的临时都城,故改名为柳都。

现今的突忽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自己的语言,甚至没有自己的历史。帝国自征服这里以后,就禁止当地人使用本地简单的符号文字,统一使用汉字。还逐步教导他们学会使用汉语说话。以前各族的以文字记载的资料,统统的清缴烧毁。

初期帝国的奴化教育还是比较成功,向他们灌输的也是汉人的观念,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当地人纷纷为自己取了汉名,要自己的子女学习汉文化。因为帝国规定,要进官府,要从军都需要有汉名和会说汉语。

时光流逝,不觉间就过了一两百年,人们已经逐渐的忘记自己的种族,忘记以前的语言,认为自己祖祖辈辈都是汉人。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有知识的当地人,现自己和正统的汉人还是有区别的。

生活在帝国老州内的人,他们包含正统汉人、匈奴人、高句丽人、山越人等等种族的后裔,他们有个极易辨识的共同特点,都是黄种人。为此,他们可以得到轻徭薄税的优惠政策,生活得丰衣足食。

而这里的人却是高鼻白肤的色目人种,赋税也是异常的高。同属大汉,两者的差距却有着天壤之别。色目人也想移居到帝国老州去生活,但是受到帝国严格的移民政策限制。

帝国允许新州和外国人中的特殊人才,移民到老州,享受老州的优惠待遇。而不允许平民百姓进入,当然生意人和来帝国读书的人除外。即使如此,帝国对此也做了数量的限制,有资格进入老州做生意和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他们一般都是当地大家族中的成员。

相反,对于来新州定居的老州人,帝国却给了他们最大的优惠。只要是老州人愿意移民到新州的,他们可以享受一代人的免税政策,以后缴税也是比照老州政策缴纳。然而就是在如此优惠的移民政策下,自愿来新州的老州人也不多。

谁愿意放弃帝国老州的繁华之地,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蛮荒之地生活?!免税又如何?有钱也难买到东西,甚至很难将粮食、牛羊卖出去,只能以物易物,与当地人交换一些商品。没有锦衣、没有美食、没有黄种美女、甚至连黄种人都难得看见。除了配之人,自愿移民到这里的老州人,真是凤毛麟角。

也有一些自愿搬迁到此地的黄种人,无一例外都是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他们强占当地的良田,霸占当地的优质牧场。当地人上告官府,做出的判决大多是偏向黄种人。种种的不公平现象,使得当地人逐渐对黄种人产生了怨恨之心。

有思想的人就在思考,难道就是因为肤色不同,待遇相差就该如此之大吗?帝国的不公平待遇,在他们的传播下,更加剧了矛盾的激化。有时还会生一些械斗事件。加之当地的守备队,不管双方谁有理,出手镇压的便是当地人。守备队的军官都是黄种人,守备队的成员虽说是以本地人为主,但也只能听命行事。面对守备队不能秉公执法,不管有理无理一概镇压当地人,当地人更加怨恨。

久而久之,以上的种种矛盾愈演愈烈。【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再加上不时有灾年降临,帝国又不全力赈灾,只配了少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本来就是杯水车薪,还要厚此薄彼,将其中的大部分,分配给本地的黄种人,剩下的粮食才分配给当地灾民,当地人塞牙缝都不够,饿死之人,横尸荒野,其状惨不忍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新州人的最初反抗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帝国的南部。帝国南岛州,本来都是黄种人,但也分了等级。南岛州的本地人,也是下等人。

汉元69o年,他们最先揭竿而起,起义的人杀死所有移民在此地的汉人以及被彻底同化的本地人。他们最先打出了**的旗号,宣布成立自己的王国。

面对这样的**,汉帝国能答应吗?唯一的答案就是出兵镇压。不到一年时间,新成立的王国便被剿灭。但是躲入密林之中反抗人士,还是坚持反抗了数年之久。

这场叛乱虽小,但是对帝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帝国自圣祖中兴之后,二百余年来,还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现**事件。

此后帝国新州的起义、**浪潮不断。西岛州、南天竺、南北波斯州、西海州、西沙州,甚至挨近帝国的扶南州和骠州也先后生了叛乱。

不过这些叛乱,都没有严密的组织。参加的人也是以平民为主,武器装备缺乏,起义部队散乱。帝国一般出动一个师或者数千人,就能剿灭平息这些叛乱。

真正对帝国威胁最大的,还是三十余年前的突忽**。那次**,为之人刘度整整花费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准备。他先是联络五州内的一些大族人士,而后又在帝**队里,以同乡会的名义展同党,又不断利用一些本地官员调配所需物资。他们的组织缜密、行动谨慎,就连帝国监察部也被他们瞒过。

当刘度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振臂一呼,五州一齐反叛,成立伪突忽汗国。在两个月内,伪突忽汗国编成正规军五十万,而且兵种齐全。当地的汉人或者说是黄种人,全部被他们拘禁起来,用于威胁帝国。他们想让帝国承认突忽是属国,除行政权归刘度掌控外,其余皆不作更改,甚至提出可以让汉军进驻突忽的一部分地区,用于保护大汉商队的安全。

帝国对此的回答还是出兵镇压,于是被突忽拘禁的汉人全都遭到杀害。帝国最初派遣了五个甲等军团开入战区,可是五个军团中的当地籍士卒和军官大部分临阵倒戈。帝**队大乱,初战败退而回。

随后,帝**队清除了所有新州籍的士卒以及军官,也做出规定,今后不再允许新州人进入帝国正规军团服役。两年的清理结束后,帝**队再次开入战区,两方作战互有损伤。

当时的突忽军中,有许多受过帝国专业训练的军官。他们了解帝**队的作战方式,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帝**队的作战方法。而帝**团又因多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作战,适应了很久,才勉强能战胜他们。

击败了突忽正规军,帝**队的前锋已经深入到突忽的新罗和度信两州内,眼看着讨伐战就快结束。

此时,帝**队又遭遇了突忽人的游击战。大月、大宛、乌孙三州的反抗人士,藏身于平民之中,还瞅准时机,在后方打击帝国的运粮队和辎重队。

一次帝国的一只大型运粮队被突忽人袭击,烧毁了所有的粮草。这些粮草本是运给前方一个军团的给养,被烧毁后,那支深入敌境的帝**团失去了后勤供应,陷入断粮的处境。慌忙中后撤,路上又遭遇突忽人的阻拦、袭击。五万大军,能活着回到大月州的人已经不足一万。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时任飞骑军指挥官的张熙向内阁建议,允许前线军团使用对待外族人的作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军团的后勤畅通。

这个提议,在帝国朝野之上争论不休,反对之声远远大于支持者。什么是对外族作战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烧杀抢掠,军队有权斩杀任何对帝**人怀有敌意之人,抢掠的财物可以分配给士卒或是充当军资。

这个作战方式是圣祖当年提出的。在征讨外族时,那时的帝**队可以随意行事,不用担心背上屠杀的罪名,甚至鼓励军队去这样做。圣祖下令北征、西征时,帝**团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对敢于抵抗帝国大军的人都是以屠杀为主,对于主动投靠的外族人则以安抚为主。

帝国的血腥政策,使得许多外族人,在帝**队还没有到达时,就打出了投降的旗号。这样的作战,使帝国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士卒们也能到实惠,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打越强。最后在与罗马帝国交战时,也多次击败号称“天下无敌”的罗马军团。

这种作战方式,在圣祖之后被禁止使用。最先反对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到后来逐渐影响到朝廷大员。加之四海已定,帝国需要安养生息,怀柔政策是当时帝国的第一选择。

由于这种作战方式没有纳入圣祖制定的祖法范围内,所以帝国内阁下令这种作战方式不能在帝国境内使用。而后国内出现暴乱时,奉命前去镇压的帝**队也只是以击杀主犯为主,屠杀、扰民、抢劫、强*奸等暴力行为则被明令禁止。

这种比较平和的镇压方式,在突忽战场上遇到极大障碍。当地看似和善的平民,转眼就会拿出武器来对抗汉军。而当汉军转过身来时,他们又会放下武器,假装成手无寸铁的平民。

突忽五州在帝国国境内,属于禁止使用外族作战方式的范围。汉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平民为所欲为,而没有一点办法。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帝**队在后方,遭受了比与突忽正规军作战时还要大的伤亡。

帝国内阁对张熙的提议,争论了一两年的时间。眼看着国库一天天的空虚,最后才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勉强通过了这项提议,并取名为“红色讨伐令”。

此令一下达,早已心怀愤怒的帝**队便大开杀戒。此前被怀疑成叛匪的人,统统被斩杀,家眷被拍卖。杀红眼的军队,就是面对一个未满月的婴儿时,只要怀疑他有威胁,就可以将他杀死。这样的屠杀越演越烈,到后来汉军遇到村庄就屠杀,看见人就斩。

不过屠杀的成效也立刻显现出来,除了逃入山里的突忽人外,大月等三州的平民,基本上被杀绝。后勤道路也畅通起来。帝国又尽全力调集了七个甲等军团,三个驻扎后方,四个进入新罗和度信两州。

突忽人溃败了,正规军被彻底消灭。帝**队接着又在这两州里实行屠杀。不到两年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讨伐战便结束。五州人口也从叛乱前的两千万,到结束时只剩下了不足四百万。

在平息这场规模巨大的叛乱中,汉帝国损失惨重。十个甲等军团,都先后上过战场。各军团到战役结束时死伤减员大半,战后的重组又耗费了巨资。此后,帝国国库的亏空便一直没能填补上。

红色讨伐令虽然残忍,但是很有成效。如果不下达红色讨伐令,这场叛乱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可是战后,先提出这个建议的张熙,却遭遇了一场灾难。

叛乱结束没有多久,国内一些人,就开始叫嚷帝国的仁义到哪儿去了?难道象我们这样的文明人,只会去屠杀无辜的平民吗?难道我们的军队只能杀害婴儿吗?他们有什么罪?无辜屠杀平民,我们和野蛮民族有什么区别?

帝国应该以仁义治国,以宽怀为本。对待有罪的人,应该善意的去教化他们,而不是赶尽杀绝。张熙是嗜杀成性的刽子手,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犯,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反对之声、叫骂之语,在朝野、在院校、在民间学者界,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张熙背上了屠夫的恶名。面对纷至沓来的上书、上表甚至血书,内阁沉默了,皇帝也沉默了。面对罢免张熙职务的要求,更换胡公家族家主的要求,甚至赐死张熙的要求。一边是功不可没的平匪之臣,一边是激愤难平的各阶层人士,帝国高层陷入了两难的处境。

在一片谴责声中张熙自愿辞任,申请离职回家修养,内阁及皇帝也顺势批准了他请求。张熙回家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临死之时,口中还喃喃自语:“我问心无愧!”

对于张熙的死,朝廷没有按公爵行葬礼仪举办,只是追授了他上将军衔,连个封号也没有赐予,就匆匆了结。帝国编修司在记载张熙平生传记时,也是了了数行字而已。

张熙之死及其遭遇,在反对屠杀的人中引起了欢庆。纷纷传语,这就是残暴者的下场,自古从白起开始,搞屠杀的,就没有一人会得善终。张熙还算幸运,他是胡公世家的家主,又是皇帝的姐夫。所以没有被赐死,不然白起就是他的下场,说不定满门都会因此获罪。

在言论的影响下,帝国内阁又制定出红色讨伐令的细节规定。新的红色讨伐令规定:战时只能斩杀确认为叛匪之人及其亲属或者亲匪之人。战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保留下来用于拍卖。

平民在没有证据指认他和叛匪有联系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屠杀。只能收缴那些通匪人家的财物,一般平民家的财物则不允许抢夺,等等。

在本次的平叛突忽及高句丽战役时,帝**队都是比较文明地执行红色讨伐令,军法处也是严格监督。这样的规定在辽东四郡效果还不错,可是在西部五州却是寸步难行。

大月、大宛、乌孙三州的突忽叛匪们,靠着后方的支援,靠着当地平民做为耳目,他们一直牢牢的拖住帝**队的前进步伐。让后方新罗和度信两州的突忽正规军得到了充分的整备时间。

五年中,突忽正规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里面包括了新组建的骑兵部队。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还不能与帝国甲等军团相媲美,但数年的训练,也使得军队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突忽又在平民中进行轮训制度,农闲时候,全体青壮年都要集中训练。

此时的伪突忽汗国,一声令下,便可在农闲时集中一百万人步军、二万骑兵,后勤人员则可达到三百万人。突忽人已经不甘心蜷伏于后方,他们准备起一场冬季的战役行动。

大汉骑军6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五代第一太祖爷 海贼王之母巢果实 军师祭酒郭嘉 网游之局中局 私人定制老公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林小乐在末世 大姑爷小书生 深宫造作日常 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