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城,宣化粮仓城南仓储。.
宣化粮仓分为城南、城西和城北三个仓储,所储存的粮食足够三十万百姓一年所需,是交趾最大的粮仓,也是交趾的战备储粮,非到万不得已时不能动用。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李清正面无表情地来到了城南仓储,一名穿着正八品文官官袍的粮仓监督等在门口,躬身将他迎了进去。
“这是本官的放粮公文,把仓门打开,本官要赈济城外的那些灾民。”李清正并没有去城南仓储的会客大厅,而是径直来到了院中,扫了一眼那些门上贴着户部封条的粮仓仓库大门,让人将一道盖有他官印的公文给了城南仓储的粮仓监督。
“大人,这恐怕不合适吧,如果没有户部的公文或者总兵大人的军令,可就属于私开粮仓,会受到朝廷的重处。”城南粮仓监督怔了一下,接过公文查看了一番,双目流露出为难的神色。
宣化粮仓虽然在宣化城内,但是却不归宣化府和交趾布政使司管,是户部的下属机构,只有户部下达赈济的公文后才能开仓放粮。
“事急从权,现在城外有二十多万灾民,如果他们被居心叵测之人煽动闹起事来,这个后果可不是你我能够承担的。”
李清正知道城南粮仓监督的难处,神情严肃地望向了他,语气决然地道,“本官心意已决,开仓放粮,有什么后果本官一力承担!”
此时,宣化城外已经有二十万躲避战火的灾民,由于近两年接连的战乱,几天前李清正手里就已经没有一粒粮食,故而唯有选择开宣化城里的粮仓赈济那些灾民,否则那些灾民大多数将会被饿死。
灾民们之所以会蜂拥到宣化城,是因为李清正担任知府时励精图治,将宣化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故而得到了百姓们的信任。
曾经贵为翰林学士的李清正不仅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而且也是大明言官的领袖,自然不能让那些灾民流离失所,因此大力赈济。
在他的感召下,宣化府的那些商贾士绅和土司纷纷捐献粮食,收纳灾民。
可随着交趾战局的恶化,灾民们源源不断涌来,再加上交趾农业因为战乱而欠收,使得粮食问题成为了摆在李清正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实,不仅是城外,宣化城里的局势也变得非常糟糕,治安恶化,物价飞涨,由于城里已经无法再容纳下多余的灾民,故而四门一个多月前已经关闭。
因为粮价越涨越高,李清正已经两次召见了城里的粮商,希望他们能降价,帮宣化城的居民度过眼前的这次难关。
可惜,商人本性逐利,再加上明军在交趾接连战败,这使得身为大后方的宣化城也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粮商们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笔回广西避险,故而对李清正是阳奉阴违,这导致宣化城的粮价持续升高,现在的粮价已经是平常的十倍。
李清正是一个有风骨和傲骨的文官,自然不会强迫那些粮商降价,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价飞涨。
实话,李清正做学问和理政是一把好手,但是与商人们打交道可就是门外汉了,作为大明的士大夫,士农工商的层人物,他以前从未与商人们接触过,岂会知道如何应对那些世故圆滑的粮商?
面对城外饥寒交迫的灾民,李清正实在不忍心将这些大民子民弃之不理,故而把心一横,毅然决定打开宣化的粮仓,准备用他的一条命来换取城外那些灾民的性命。
历朝历代,像李清正这种敢于当众撞皇帝的清流根本就不怕死,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太和殿上谴责洪熙帝,进而落得如此的下场。
对李清正这种心高气傲、恃才傲物的清流来,声誉才是他们所作为看重的,当年李云天正是抨击李清正沽名钓誉,使得李清正大为恼怒,也令李云天被不少清流和言官所恶,至今无法释怀。
“知府大人,下官听闻皇上已经派了定南将军前来,是不是等定南将军来后再定夺此事?”城南粮仓监督知道私开粮仓之事事关重大,不是李清正一个人就能扛得起来的,他身为城南仓储的主官势必受到牵连,因此岂敢答应李清正,不动声色地道。
况且,城南粮仓监督虽然在宣化城为官,但是确实户部直属的官员,因此李清正并不是他的上司,李清正的公文对他来并无法律效力。
除非宣化粮仓的最高官员――宣化粮仓主事下达了开仓的公文,城南粮仓监督这才敢开仓放粮,这也意味着宣化粮仓主事将责任承担了下来。
听到“定南将军”四个字,李清正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股复杂的神色,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李云天的影像来。
当李清正接到朝廷再次派兵平定交趾叛乱的公文时,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这次带兵来交趾的竟然会是李云天,而不是周征和张辅这样的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勋贵。
不过,转念一想的话李清正又觉得李云天带兵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年他离开京城时李云天曾经到城外送他,不仅拜托他治理好宣化府的政务,还过要去交趾看望他。
那个时候李清正正在气头上,觉得李云天的话充满了讽刺和挖苦,故而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看来李云天履行了其当年的诺言,果然来了交趾这种蛮荒之地,而且还是作为平叛大军的主帅。
对于李云天,李清正的感情非常复杂,原本他以为来到宣化府后就不会与李云天有什么瓜葛,可是事与愿违,在家人和朋友写给他的信中却提起了李云天。
家人告诉李清正,自从他走后李云天非常照顾家里的生活,而朋友们则惊讶地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李云天竟然为了他在太和殿与弹劾他的官员展开了激辩,最后使得宣德帝放弃了惩处他的念头。
宣德帝登基后,对李清正在洪熙帝驾崩前上的那道奏章耿耿于怀,认为李清正在众臣面前羞辱了洪熙帝,这才导致了洪熙帝忽然驾崩。
朝中的官员并不乏那些揣测圣意之人,再加上平常与李清正有仇的官员,纷纷上疏弹劾李清正,其中最为恶毒的理由就是李清正明知洪熙帝身体有恙还要用如果激烈的言辞奏事,其心可诛!
一句“其心可诛”使得那些想要为李清正辩解的官员纷纷知难而退,毕竟洪熙帝确实死在了李清正上疏后,这使得李清正上疏的目的变得扑朔迷离,涉及到了阴谋谋害洪熙帝一事。
即使是朝中的清流们也无法开口为李清正辩解,到底“忠君”是清流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正是打着这个旗号清流们才能在朝堂之上畅所欲言,即使是冒犯了皇帝也往往被皇帝所宽容,而李清正的事情无疑是犯了一个大忌。
既然连清流们都选择了退缩,其余的官员更是不想因为此事而面对宣德帝的怒火,免得陷入谋害洪熙帝的漩涡中。
就当众臣都以为李清正这次必死无疑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身为都察院监察御史的李云天挺身而出,为李清正进行了辩解。
在李云天看来,李清正身为翰林学士,朝堂上的言官之首,而言官谏言是天经地义之事,李清正上疏奏事并无不妥。
至于李清正在上疏时言行过激,是他平日里的性格使然,这也正是洪熙帝欣赏李清正的地方,其忠心无需言表,否则的话李清正岂能坐到翰林学士的位子上来?
因此,李云天认为李清正错就错在了太过耿直,遇事不知道变通,在洪熙帝身体有恙时还上演辞激烈的奏章。
如今,李清正已经被洪熙帝惩罚,贬去了荒芜偏远的交趾担任知府,已经为其过错付出了代价。
自隋唐起,历朝历代的帝王都重视言官,谏者无罪已经成为了帝王畅通言路的重要基石,而李清正身为言官之首,岂能因为他的一道谏言就追加其罪责?
故而,李云天认为不应再旧事重提,以免徒生滋扰。
李云天的出面使得太和殿的文武百官颇为震惊,不过要是细起来,也唯有李云天胆敢如此做,先不李云天深受洪熙帝的信赖,单凭他护送身为太子的宣德帝进京登基,宣德帝就不会怀疑他的忠心,也最能听进他的进言。
听到李云天提及“言路畅通”四个字,宣德帝知道李云天的用意,要是严惩了李清正,必然会使得言官们进谏时畏首畏尾,进而堵塞了言路。
而且这也会使得外界胡乱猜测洪熙帝驾崩的原因,正如李云天所的那些“途生滋扰”。
所以,左右权衡了一番后,宣德帝按捺下了心中对李清正的怒火,驳回了那些弹劾李清正的奏章,并且下诏以后任何人都不得再提及此事,至此李清正才算真正地从洪熙帝驾崩一事的旋涡中脱身而出。
李清正得知这件事情后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他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李云天在这件事情上帮他,而且他也弄不明白李云天究竟为何要这样做,难道是要收买人心?
对于李云天的目的,李清正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心中对李云天的印象无形中已经有了一个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