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靖弄出这个朝廷公议会,最终确定的名单十分有味道,九人名单为姜靖、周氏、万年公主、荀、郭嘉、关羽、庞统、贾诩、周瑜,若无特殊情况,荀、庞统铁定站在姜靖这边,关羽、贾诩是黄巾系多年的盟友,加上姜靖自己这票,已经掌握五票。wくwくw . 周氏对外会坚定地站在姜靖这边,郭嘉与姜述知遇之恩,周瑜是姜述的大弟子,若是姜靖有了定议,这三人也不会反对。万年公主是张靖的义母,姜逆远赴美洲以后,与张靖关系十分亲近,即使她想保刘晔,只是区区一票,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刘晔跟随姜述左右时间很长,是姜述的重要谋士之一,当时姜述的谋士群体,除了荀留守青州,其余诸人跟刘晔关系都很好。姜靖成立这个公议会,决断刘晔的命运,味道同样很足。若是众人皆依姜靖意见行事,说明姜述嫡系对姜靖无条件支持,若是公然为刘晔说话,将会引起姜靖的高度重视,会寻找机会将相关人从现在的位置上拿下来。若是众人皆想轻纵刘晔,姜靖更会引起重视,这说明姜靖的掌控力很不足,即使刘晔为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姜靖也不会因为刘晔案,与姜述嫡系闹得离心离德,从而失去这帮大佬的支持。当然,其后人员调整时,姜靖会有分寸地逐步调整,让手中掌控的势力逐渐接管这些文武重臣手中的权力。
因为刘晔的特殊身份,无论是谁审案,也得去向万年公主汇报案情。万年公主向来不上朝,除了给太后请安以外,整日呆在正安宫,处置一些宫内事务。甄姜去职以后,张宁协理六宫,为了保持宫内平衡,分了一部分权力给万年公主,所以正安宫并不冷清,除了来问安的后妃,不时有内侍或女官前来汇报请示。
刘可是个聪明人,从东宫出来,看天色还早,直接赶往正安宫,准备听听皇后的意见。刘可来到正安宫门前,有位小太监挡住了去路,道:“你是干什么的?可是奉皇后召见?”
去年宫里刚招来一批小太监,这是大齐立朝以来次招收太监。姜述从现代穿越而来,对太监这个行业看不惯,对自阉行为也感觉不人道,左丰提过数次,都没有放口。姜靖与姜述不同,他认为宫内使用太监是正常的事情。左丰因为内侍年龄偏大,向姜靖提出此事时,姜靖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但是姜靖提出一个要求,这次征招的太监,原则上招收适龄的天阉。大齐帝国人口无数,符合条件的天阉实在不多,但想凑成百人却不是难事。
刘可这些年一直外任,回京时皆在皇家别居居住,进宫给何后请安也是去北宫,这些小太监刚来不久,确实不认识刘可。小太监给刘可来了个下马威,刘可既未恼也不上火,笑眯眯地说道:“延尉刘可来给皇后请安。”
小太监进宫时间不长,平常见的多是宫中后妃,青年男子来得极少,除了姜靖就是间或有些皇子前来请安,见的大人物多了,心态摆得很高,听刘可报的职务不太熟悉,报出的姓氏又与皇家无关,轻蔑地笑笑,道:“对不起,皇后正在里面商议大事。今日谁都不见。请回吧!”
说完小太监再不理睬,转身回到门旁昂站立,刘可又是好笑又是生气,哭笑不得,忍着气说道:“这位小公公,你大概没有听清,我是廷尉刘可。”
汉代称呼宦官不叫公公或太监,有执事的太监称为常侍,没有执事的太监称为宦官,姜述先明公公这个名词,内侍们感觉不好听,后来姜述听说了这事,不再这样称呼,但是这个名词却流传出去,变成一个偏贬义词,太监平常甚是忌讳。小太监心里不舒服,嘿嘿冷笑一声,道:“什么?盐尉?真新鲜,竟然还有管盐的校尉,咱没听说过这个官名。请回吧……”
小太监正在得意洋洋地说着,不防刘可“啪”地一掌打了过来,直打得他一个趔趄,捂着脸蹲了下来,口里嚷道:“快来人啊,有人闯宫……”
小太监刚嚷出口,四周女卫、内侍、女官现出身形,以为真出了什么事。等到了眼前,见是刘可站在门前,正气冲冲地骂这个小太监。一名中年内侍匆匆忙忙跑上前来,施了一礼,高声喊道:“老奴给乐浪王请安!”接着站起身来,又训斥这个小太监,道:“你这眼是瞎的?不知道这是乐浪王吗?回头我再和你这个小混蛋算账!还不快去照料乐浪王的随从。”说完,又对刘可说道:“王爷,您且稍候,我去给您通传。”
这时,里面出来一个女官,刘可却认得,正是姜靖派到正安宫的少年营女弟子,张一安的妻子张一梅,来到正安宫后改名叫刘一梅。刘一梅迎向刘可,行了一礼,笑道:“皇后娘娘方才还念叨您,快跟我进来。”说完,板起脸对守门的太监说道:“乐浪王自小在宫中长大,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以后来这里通传就行,不必请示。”
刘可跟着刘一梅往里走,走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水阁,朱漆廊柱,紫檀雕花。刘一梅道:“太子监国以后,让内府将正安宫整修一遍,现在比以前气派多了。”
来到水阁门前,万年公主迎了出来,道:“小可来了?回京这还是第一次到我这里。快些进去,坐下说话。”
刘可又是一阵感慨,万年公主比起前几年,冷傲少了些,笼络人心的手法更加娴熟,进步可真不小。刘可紧走两步,来到万年公主面前,大声道:“臣刘可参见皇后娘娘,给皇后娘娘请安。”
万年公主笑着扶他起身,道:“自家人还这么客气干嘛?你到我这里不用讲这些规矩,走,到里面坐。”
刘可进门一看,见南边窗户旁边坐着一名宫装少妇,细看却是何静姝,刘可连忙又上前问安。何静姝是何进之女,与万年公主是姑表姐妹,两人一向最是亲近。何静姝笑道:“小可回来也未给我请安,这官做大了,派头也越来越大。”
刘可忙道:“姑母说那里话,我在外面都不敢讲派头,在你这里是小辈,你想骂我几句随你,可别这样寒碜侄子。”
刘可虽是姜述亲子,但名义是何后领养的义孙,何静姝是何后的嫡亲侄女,因此刘可见了不叫娘娘也不叫姐姐而是叫姑母。
万年公主拉着何静姝坐下,让刘可在对面落座,笑道:“正好有一事找你商量,刚才还想着派人去找你,想不到你自己跑来了。”
刘可坐下环视一圈,见门后跪着一人,低着头看不清相貌,但是看衣着应是一位富家子弟。万年公主见状,笑道:“季治,你起来吧。”又对刘可道:“这是子扬的少子刘陶,字季治。其长兄刘寓现在守在你们廷尉大牢外面,给父亲送吃食,是个孝子,你莫让属下难为他。”
刘可心中一紧,暗想今天这次来的不是时候,若是皇后了什么话,是办还是不办?刘可略一心思,笑道:“原来是子扬公的儿子,我现在任延尉之职,要避嫌。天牢那里,我自会打个招呼,定不会委屈了子扬公。”
说完,刘可对万年公主和何静姝行个礼,笑道:“给娘娘和姑母请完安,我这就回了,狱吏那里不必担心。说起来都是自家人,我心里有分寸。”
万年公主笑道:“你先略坐一会,我还有事问你。”转头对刘陶说道:“你先回吧,我自会尽力。”
刘陶向万年公主、何静珠、刘可分别磕了一个响头,一言不出门去了。磕头时,刘可这才看清刘陶模样,不由开口说道:“且慢。季治兄,你与太子是同学吧,为何不去求太子?”
刘陶在国学与刘可同级,与张靖同班,学习成绩优异,辩才极好,辩论课时与张靖经常是对头,也是国学当年的风云人物。刘陶毕业后分到西部元帅府,次年就提拔到阿州任县长,又过两年升为麦加郡丞,后来西部元帅府迁到罗马,刘陶随之调任,担任开罗郡郡丞,因为开罗是非州治所,文武官员上调半级,刘陶与太守同级别,在同龄人中算是优秀者。
刘陶历史上是个悲剧人物,三国志刘晔传裴松之注引傅子称刘陶:陶字季冶,善名称,有大辩。曹爽时为选部郎,邓之徒称之以为伊吕。当此之时,其人意陵青云,谓玄曰:“仲尼不圣。何以知其然?智者图国;天下群愚,如弄一丸于掌中,而不能得天下。”玄以其言大惑,不复详难也。谓之曰:“天下之质,变无常也。今见卿穷!”爽之败,退居里舍,乃谢其言之过。
译成白话是:考选司助理官刘陶,是刘晔的儿子,自幼能言善辩。邓之辈称赞他可比伊尹、姜子牙。刘陶曾经对傅玄说:“孔丘算不上是什么圣人!我怎么知道?智慧之士,面对一群愚劣,就跟手掌里玩一团泥一样,能把大家玩得团团转。孔丘竟不能控制天下,圣什么圣!”傅玄不作回答,只告诉他:“天下之事,变化无常,今天这番议论,充分显示出你并没有给自己留余地!”等到曹爽失败,刘陶被司马懿剥夺官职,因其父功勋,免遭处刑,于是这才醒悟,退隐到自己家宅;为他从前说过的话,深感惭愧,返回老家遁隐,不再过问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