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要是真是我家大人跟李良度达成了某种协议,大帅真以为我还会傻到跑来给大帅报信?我家大人还会专门让我来提醒大帅当心李良度?我不早就偷偷跑路了?”
刘庆顿时为之一滞。
是啊,要是真是这样的话,薛明又何必搭上自己的两个忠心耿耿的手下?
“薛……薛郡公可曾说过李良度带回了多少大军?”
刘庆讪讪的挥手命亲卫松开何强,上前扶起何强赧然道。
“过三十万大军!”
何强揉了揉被刘庆踢中的地方,脸上不无担心,
“我家大人并没有在信中说的太过清楚,哦,对了,我家大人说过段时间他会专门命人给大帅送上一批军械来。”
“军械?粮食呢?”
刘庆听到军械倒是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毕竟攻占真定三府,他可是从三府的府库中收刮了数量不少的各式军械,再加上坑杀的那两万葛语手下的西夏骑兵,刘庆甚至组建了一支近三万人的骑兵。而且都是在他的直接控制下。
那两万匹战马,路平和周刀这两个左右将军,都只分到了不到一千匹。倒是大半都落入了刘庆手中。
“呵呵,大帅可是莫要小看了这些军械,据我家大人信中所说,这送给大帅的军械,可是跟我家大人在银夏城打的李良度不得寸进有关。”
“李良度真的在银夏城没有讨到好?而且还是不得寸进?”
刘庆听到何强的话,惊声道。到现在刘庆依然很难相信被李良度亲自督师的数十万西夏大军,会在银夏城下折戟,而且似乎还是吃了亏的。
“是与不是。过些时日大帅不就知道了吗?”
何强看了一眼依然将信将疑的刘庆,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毕竟银夏城到底了什么他也不知道,如果他这个时候说的跟后面传出来的不一样,怕是以刘庆现在疑神疑鬼的性情,怕是又有一场麻烦了。
“为今之计,大帅还需早做准备才是。李良度来者不善。”
“准备?哈哈,本帅倒觉得此刻退往祁连山中倒是恰到时机。”
刘庆皮笑肉不笑的道。
显然,直到现在刘庆也依然不太相信李良度是在银夏城吃了亏,然后秦风西路了乱事,才会被迫选择退兵回返的。他之前一直不答应退往祁连山,这个时候突然说要退往祁连山,却是在试探何强了。
“大帅言之有理。此刻西夏人势大,此刻正要暂避锋芒,择机而动。”
出乎刘庆意料的是何强听到他的话,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连连点头赞同道。
刘庆纳闷的看了何强两眼,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许端倪,可是结果却是让他有些失望。何强似乎对他这个决定甚是欢喜。
他却是浑然忘了,就算他想明哲保身,可是他盘踞在西夏地境内,李良度又怎么可能会让他如愿?任谁也不会放着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在卧榻之侧不是?
从他起事的时候开始,同西夏人的战争,已经是由不得他来做主了。
之前何强劝说刘庆早点退往祁连山,也正是希望他能早做准备,沿着祁连山一线打造一个坚实的根据地出来。而要据守,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势必需要将后西夏军中的老弱病残剔除,精简兵员,不然怕是不用西夏人来打,后西夏军自己都要饿死了。
这个时候刘庆才想着退,怕是已经有些晚了。
井陉等地,城池很小,万大军怕是一到就被塞满了,要是李良度携大军来攻,除了往祁连山里面钻之外,就只能等死了。
“大帅,诸位将军都到了,还在门外等候,不如问问各位将军的意见?”
韩厌这个时候总算是找到插嘴的机会了,踌躇道。
韩厌的话让刘庆眼睛顿时一亮。
对啊,后西夏军虽然说他是大帅,可是并不是都是由他说了算的,这个时候大敌到来,也应该大家一起来决定敢怎么行事应对才对嘛。
“快请诸位将军进来议事!”
当左丞相张康国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薛明耳中的时候,已经是政和三年的九月中旬了。收到信报的时候,薛明才刚刚走到鄜州府。
去的时候,也正好是在鄜州,种师道派曾明领银夏水师来迎接。只是回去的时候,因为银夏、鄜州这一段水面上的水师基本上都被赵佶抽调一空,驰援秦凤和永兴两大战区,所以,薛明一行人基本上都是靠两只脚在赶路,自然没有去的时候快。
薛明收到的消息,是侦缉司的人直接送来的。别人也许还不一定能准确把握薛明的位置,侦缉司可是绝对很清楚的。
看到信报上的消息时,薛明呆愣半响,最终只是喟然一叹。
早就知道,因为他的某些动作,历史的轨迹已经开始变化。
蔡京不会在今年就失去丞相之位,李纲也没有这么快坐上金紫光禄大夫的高位,市舶总司这个事物压根就是历史上没有的,张康国不会坐上左丞相的位置,余深也不会丢了他左丞相的位置……
银夏城,本来不会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李良度更不会亲自督师数十万大军大举南下,秦风战区的战事应该是明年才能,而四川战区,则是应该基本上没有战事出现……
因为他的出现,因为他不经意间的扇动了翅膀,历史的轨迹已经悄然走向一个不一样的轨道。
几场不应该出现的战事,因为历史轨迹的变动,无数本不应该死的人,却是死了;汴京城,也因为他的插手,许多本应该死去的人却是奇迹的活了下来……
同时,他还在努力的改变着那足以让历史巨大改变的便宜师弟赵佶的命运……
所有的改变,他不知道将会产什么样的结果,他也一直在小心翼翼的注视着,观察着……如今,信报传来,似乎一些因为他而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步展现。
张康国死了!
那个为了他而甘愿挂冠而去、抑郁成疾的老人家却是第一个命运改变的人。哦,不对,也许从张康国被赵佶推上左丞相位置的时候,他的命运也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继续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张康国应该是在三年后才会寿终正寝,可是如今却是整整提前了三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