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之中,第一艘由楼船改造的海船从船坞中缓缓拖出来,滑入江水。
这艘银光闪闪的海船船舷上,写着“江-乙”两个字。模样很怪,长得像织布的梭子。整个船有十二米高,水下部分有两米多。因为这艘船现在还是一个空壳,这是为了检验船体的水密性而提前下水了。船身上,已经钉上了一层薄装甲。这在后世绝对是掺了太多水分的一艘船,但是在现在,却是匠作坊所能做出的最高水平。
外面的装甲也采用了凹榫加上铆钉结合,一块块由工匠们用铁锤敲上去的。所以实际上,外装甲是不防水的。防水措施完全在船体内层。
造船厂的江段已经完全与码头隔开了。
因为风雨交加,司空熏没有上船,留在了码头上。
楚国大战在即,所以王惠范把水军移师监利,监利到江陵的江段,水军们对来往的船只进行盘查。同时把货船赶到水深较浅的江面。江水在这里改道不是一两次,导致这里的江面非常宽阔,还有很多岔道。主河道水深达到了近二十米,海船进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著有冬季枯水季节,才分得清主河道在5¢,什么地方,其他时候都是茫茫一片,只有老水手才不至于把船开到浅滩上。这是水军要封锁主河道的原因。
尽管如此,出海也要等到明年雨季到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因为船体除了底部,大体上还是使用了原来船只的船板,只是把龙骨和骨架以及肋板换掉了。所以实际上船的外壳制造并没有花太长时间。
楼船虽然高,但是实际上吃水不深。原有的楼船上层是四层层楼,中间是浆手舱,真正吃水也不过三米的样子。
但是现在船底加了近两米多的尖底,中层的浆手舱消失了,全部密封起来。整个上甲板取平,船头很尖,外面看不出来,但是里面是加强了防撞结构。上甲板以下现在有九米。设计的吃水为四米,极限为五米。
甲板上层只在中间留出了指挥舱的的空位。
这和夹着它的两艘水军现役楼船区别很大。数百名水军正在往新船甲板上和内舱扛沙袋。船离船坞并不远,因为船并没有完工,还是要拖回来的。
这艘船要加长加宽了一些,所以看起来比楼船要大。长二十六米,宽六米。原有的楼船只有二十四米和五米。虽然差异不大,但是区别非常明显。
“我们把士兵的舱室设在了以前的浆手舱的位置,货场在下面。和海船一样留了装淡水的舱室。这个已经试水了,不漏。整个内仓是左右对称结构。江水中上游的楼船还是有些小。江浙一带的楼船一般都有四五十米左右,能够有两千人到三千人在船上作战。我们拿回来的海船在吴越和南汉只是一般海船。南汉水军的一艘五牙船有一百米长,十二米宽。只是我们不能把乙字号船改太多,因为那样很多材料就用不上了,会拖延造船进度。”
刘钧对自己弄出这艘新船非常满意。
船在江水中微微起伏,但是明显比楼船要稳很多。
“这个船设计是多少人?”
刘钧答道:“算上甲板上面的我们留了六十个住人的舱室,最多能够装三百六十人和一个月的粮草淡水。毕竟这艘船是用来作战的,还是以弹药舱和货场为主。要是平时作战,标准是一百八十名士兵和三个月的粮草淡水。”
吴夏接口道:“这是按照您的标准,要是其它地方,住七百人到一千人没有问题,都是上下两层通铺,人挤着睡的。”
高继冲满脸黑线:“还是算了,我们要航行很长时间,居住条件要稍微好一点。”
刘钧笑道:“够好了,因为按照您的要求,每个舱都要密封好,所以我们专门安装了通风和污水收集的管道。还装了鼓风机。房间里简单的洗漱是没有问题,用的是玻璃灯盏,点的是蜡烛。船上如果装蒸汽锅炉,还有洗热水澡的地方。有专门的餐厅,就是富贵人家也比不上了。”
“如果这样,十二艘战船,最多能够带走多少人。”
“甲字号旗舰我们也改动了一些,加宽加长了,反正它也已经破损了,所以我们左右就多改了一些。改完后长八十米,宽十二米,看起来好像比南汉的五牙船小一点,但是实际上肚子大得多,我们设了两百个住人的舱。每个舱能够住八个人。这还不算为您准备住的地方。十二艘全部改完,大约能够带走五千六百人。其中两千三百名士兵。”
吴夏解释道:“这是您不想降低居住条件。除了设十二艘准备安装火炮的战舰。我们在各地采购了十艘大的商船。因为我们只改十二艘战船,而且除了三艘铁甲船以外,其它楼船改动不多,所以我们想尽量能够在今年改完。所以那十艘货船也会陆续开回来进行改装,明天六七月份改完。我们就可以出海。”
“商船的大小和楼船差不多,而且我们想以后也改成战船,所以形制与乙字号相同。不过商船要装很多匠作坊的设备,还有一些货物,所以实际上也只能与乙字号上住的人差不多,只是只有六十名士兵,其中三十名是火枪手。商船可以带走三千六百人。总计九千二百人,其中两千九百士兵。大部分都是水军,火枪手只有一千二百人。陆军不会超过六百人,都是火枪兵。”
在一旁的王婉容笑了:“说得那么可怜,我见过闵将军给的新军人数。一共为两千四百四十人,专门这是偷偷又扩军了。”
吴夏尴尬地笑:“这不是多预留一点位置,造船的时候不预留一点。到时候要是多了怎么办?”
王婉容和高继冲相视一笑,也就不再过问。
“火炮准备装多少。”
“乙字型号,前后各四门。甲字号上前后各六门。刚好一百门火炮。所以不着急,兵器厂慢慢研制和试射,明天三月份交给我们就行。现在着急的是蒸汽锅炉什么时候定型和生产,就算只生产十二套,也需要时间。要是明年三月不能交货,那就麻烦了。”
王婉容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和继冲会在今后的时间偏向匠器厂一些。”
“火枪基本已经定型,明年至少要生产五千支火枪。明年带走的人中,大部分都工匠,包括造船厂的工匠。所以吴先生要抽调一些工匠参加军事训练,时间不要长,还是以工作为主,但是基本的体力和射击训练要有。再有,人员定额已经出来,就要开始选拔,这搬家不是说搬就搬的。而且在海上和到了地方后难免要打仗。选定的家庭中,女人和十四岁以上的孩子也要参加训练,女人要有劳动技能,最好选年轻一些的,要能读书识字。造船这边的事情,吴峰多做一点。”
吴峰是协调造船和匠作坊之间工作的,这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很少露面。
所以吴夏在造船厂的时间就多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吴夏是需要对整个北上事宜进行总协调。
“这次以工匠为主,因为要带走的家庭肯定有孩子,所以蒙学的先生要带一些。每条船上都需要有医官。战船上至少三名医官。甲字号上至少五名。后续的人口就交给商司的奚监事从商路走。”
吴夏笑着点头:“我会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