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月亮生了一个女儿,她像云霞一样的轻盈,像雪一般的洁白,可是月亮上太冷了,为了让她获得温暖的心和嘴唇,月亮让鹳鸟把她带到孩子最多的地方。
然而鹳鸟把她放在了孤儿院——孩子最多,也是苦难最多的地方。那里的孩子没有妈妈,唯一有妈妈的她成了大家的姐姐:寂寞的,她安慰他;生病的,她照顾他;不快乐的,她娱乐他。
一次瘟疫来临时,月亮的女儿带着孩子们翻山越岭,前往没有饥渴没有病痛的梦幻乡。晚上,月亮为她们照亮满布的荆棘路途,可到了初一,月亮不在了,眼看着孩子们找不到路,就要饿死在梦幻乡外,月亮的女儿飞上天空,变成了千千万万的碎片。月亮的心也变成了千千万万的碎片。孩子们有了光亮,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了乐园。
从此,天空有了星星,在月亮不能出现的时分,带给孩子们光亮和希望。
——黄庆云《月亮的女儿》
《今日明星》的办公室电话被打爆了。
果然不出主编大人所料,独家专访刘生的报道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关注,当然,还有粉丝群体的强烈反响。
反馈来的评价大部分是溢美之辞,有粉丝把《刘生:纵横影视歌坛二十年,如何做到十全十美》的报道扫描了,发上贴吧、微博等粉丝聚集的地方,很多人排队感谢杂志把她们刘生拍得这么帅,感谢张记者把她们刘生写得这么完美,还为她们刘生的新电影做了宣传,纷纷表示要为《今日明星》贡献购买力。
但这中间也有一些让她无法理解的声音。
因为刘生来蓉是保密行程,并没有通知粉丝,这好像让很多人产生了不满,认为《今日明星》丧失了媒体传播功能,不为广大想见偶像一面的粉丝们着想,损害了她们的知情权。还有人打电话到办公室骂张星原,弄得接电话的行政妹子一脸尴尬。也不知道哪里谣传出来的,说她是刘生十年老粉,得知刘生来蓉的消息后一点不透露出来,以便自己和偶像单独相处。
张星原看着这些小姑娘们热情万分的赞美和诋毁,哭笑不得。
果然粉丝群体的心理,她是真的是懂不了。她们为什么会那样疯狂的喜欢一个superstar?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有一点交集的陌生人?就像花花那样,为了对方一举一动、着凉感冒都担心受累,甚至还远赴重洋,不惜精力金钱只为看上一眼……
说起来,花花最近有点奇怪,微信群里已经很久没出现了。大学时这个学妹就不怎么爱与人交往,机缘巧合才跟她和阿道成了朋友,毕业后更是成了24小时候在线的宅女,除了游戏时间,微信、□□消息从来都是秒回。
然而她去韩国这段时间是不可能上线打副本的啊,难道她的偶吧生个病,对她的影响真的这么大?
等花花回来,她觉得有必要跟她好好谈谈,深入了解了解追星族群的心理,也关心一下她的近况。
张星原的思维很快就飘得很远了。她就是那种,生气的事过不了三分钟,就被甩在脑袋后面的性格。
而且不管怎么说,好评还是恶评,现在新闻热度是实打实的炒起来了。杂志销售量好,主编大人就会满意,广告主也会增多,月底奖金就会丰厚,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不定下一期还可以接着做个《本社独家报道刘生来蓉,引发粉丝热议》之类的后续新闻呢~
张星原美美的想着,旁边的同事奇怪的看着她:她刚刚不是被骂得很惨吗,怎么还有心思笑?!
天知道她脑袋里已经转了好几个主题了~
出刊后的清闲日子过得很快。
这期间张星原又打起了“学点什么”的主意,要不学个什么小语种吧?以后出国玩也方便。
然后她就在日语、韩语和泰语中纠结了起来。
就她了解的信息而言,日语好听,韩语好学,泰语……泰语大概最重要的是暖和吧?
张星原小时候曾经有一个梦想:每年最冷的时候,到泰国过几个月冬天,阳光、海滩、鸡蛋花~一定非常暖和!但是,听说泰语非常难学!她试了下跟着教学视频学发音,第一个就发不出来。
所以:“求问,日语韩语泰语到底哪个最好学?哪个学了又最有用呢?”
花花:“韩语韩语韩语!超级好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是过去,花花肯定马上出现并这样说,因为经常去韩国追她的欧巴们,花花早就学了韩语。
不过这次她依然没有出现,只有阿道出来冒了个泡:
“不知道,一个都没学过。”
唉,这两人,真是关键时刻一点都不可靠!
张星原撇撇嘴,又在网络论坛发了帖子。当然,结果不外乎是被网友的各种讨论搞得更加难以抉择而已……选择综合症,还是处女座,真心惨。
她就这样纠结着准备了几个下期主题交上去,单位开了次选题会,主编大人一开心,请大家去三圣乡喝了次茶,周六马上就要到了。
确切的说,是主编大人把大家拉到三圣乡喝茶晒太阳,顺便开了选题会。
三圣乡是成都市最大的农家乐集中地,还有西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和交易市场。从成龙大道开车前往,道路两侧一片片都是各色花卉和果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被称之为成都的后花园,也是市民们最爱去休闲度周末的地方之一。
杂志社一群人坐在树荫下,晒着四月里暖洋洋的太阳,喝着绿茶柠檬玫瑰花,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期的杂志主题,这样的工作方式倒是无比惬意。
顺便还能八卦八卦小道消息,并且为将这种小道纳入杂志报道里的程度争论一番。
当今的娱乐杂志大致分两个走向,一个是属于格调较高的,期期邀请明星专访拍大片,记者跑遍各大洲,电影展时尚周颁奖礼?绝不错过!另一种则是八卦小道漫天飞,狗仔楼下玩潜伏,怎么庸俗怎么来,一切只考虑大众读者茶余饭后爱看。
张星原从不跟同事争论这个问题,领导们决定了走什么路线,她跟着走就好。
《今日明星》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叫得上名号的娱乐杂志,一直在这两个倾向中举着平衡木走钢丝。既没有那么多资金刷格调,又不想流于三流八卦刊物,算是选择了一个中庸之道。
这种中庸,自然也就稍嫌没有特色,因此《今日明星》一直销量平平,不亏不赚的充当着传媒集团一个必须该有的小角色。
开完选题会,这一周就真的完全结束了,大家都轻松的随便闲聊起来。小陈则是抱着他心爱的相机,在附近走来走去,一会拍一株花,一会拍一只鸟。
大家聊着聊着,流程赵姐又突然扯起张星原的男朋友的事来。
“下次咱们杂志这样的活动,也把你男朋友带来一起玩啊!都一个集团的,大家认识认识呗!”
八卦到自己人头上,大家都跟着起哄。
“对对对,带来带来!”
“其它人的对象我们都认识,就你这个比较新,还没见着!”
“叫什么名字?”
“职位怎么样?普通记者还是管理层?”
“嗯……”张星原吞吞吐吐的思考着,担心被赵姐知道她那个“男朋友”根本就不存在,是说来应付她的,会不会生气啊?脑海中突然掠过采访刘生那天收到的名片:
“周俨,高级记者、商报经济版主编”
她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就…就是周俨嘛。”
说完马上又后悔了,这人会不会身份高了点,而且他是经济版不是社会新闻的……
“周俨?好像有点耳熟,”赵姐思索着,但最终没想起来,“反正商报的记者都是牛人!不错不错。”
一向不怎么参与这类八卦的胖主编也看了这边一眼。
小陈听到一半,满脸向往的□□来:“对对对,商报记者可真是牛!下过陕西的黑煤矿,钻过广西的甘蔗地,听说有个老记者,还独身进过毒贩窝收集证据呢!对吧,娟姐?”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还不是天天喝酒拉广告。”李娟不屑一顾的回答,严重的打击了年轻人的新闻理想。
哎妈!张星原突然想起来,李娟的老公好像就是商报的!要是他们认识怎么办?
小陈啊你怎么就不早点问她呢!早知道这样,就告诉他们是成都都市报的记者好了,都市报也是数一数二的嘛。
张星原皱着眉瘪着嘴看向小陈,小陈完全没明白的回看着她,不知所以的摊手。
赵姐也发现了这个联系点,一脸兴奋的提议:“哎,对啊,李娟老公不就是商报的嘛,说不定他们认识呢!要不干脆把他们都叫过来?”
救命,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正当她不知道怎么说才能打断赵姐的发散思维时,小陈的声音又冒了出来:
“我不信!拉广告都是经营部的事嘛,和记者有什么关系?”
“哎呀,时代不同了,小朋友。”赵姐有了新的话题,暂时忘了张星原的男朋友,开始跟年轻人讲古:“我跟你讲,我们当年做记者那会……”
张星原松了口气,悄悄朝小陈比了个大拇指,以示感谢。
对方又回她一个不知所以的表情,张星原也不好解释,偷着心里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