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帐便赶了下人,开始商议。
“六子,你说公主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柱子问。
“难道公主是想为十万大军报仇?”六子猜测着。
“要说报仇,哪个赵国人不想报这个仇啊?别人不说,我家兄弟四个,就死了两个!”柱子说到这儿眼泪便流了下来,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右手一抹,吸着鼻子控制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可是,这事儿不能办啊,至少现在还不是办的时候。”
六子也跟着点了点头,他们这些跟着公主过来的两千御林军,大部分都是靠着军功混上来的穷苦人。这辈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家,其实能不能回家也没什么,只要家里的父母妻儿能安好,他们也不指望别的。可现在这种情况,如果真照公主的吩咐去做,恐怕他们身首异处就算了,死了也没脸回去面对家人啊。
两个大男人,在帐内长吁短叹了半天,决定怎么也不能听公主的。刚商议好打算起身,帐外便传来一阵喧哗。
“哥哥!哥哥……”一听便是春哥儿的声音。
“统领在内商议要事,春哥儿你还是稍后再来吧!”守门的侍卫答道。
帐外之人见此,只好告辞,还没转身,便听帐内吩咐,“让春哥儿进来吧!”
求见之人名叫冷遇春,只是他年龄小,所以大家都称他“春哥儿”。别看他年龄小,人却长得高大英武,武艺不比别人差,就是论文才他也背过几首酸诗。为人颇讲义气加之性格又随和,所以跟队里谁都和得来。其实,他也并不是六子或是柱子的弟弟,不过因他身世可怜,从小便是孤独,加之两人又喜欢他的性格,三人便结了异姓兄弟。说实话,像他们这种人,一年到头难得回一次家,而且,家里的兄弟也大多战死了。所以,异姓兄弟有时比亲兄弟还亲。
春哥儿一走进来便见两位哥哥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关切地问:“两位哥哥这是怎么了?”
六子过去拍了后他的肩,示意他坐下,“嘉南公主刚刚叫我们过去。”他们不常在嘉南面前走动,是以私底下,还是称她公主。只是六子说到这儿便不再往下说了。
“怎么啦?”看他一副为难的样子,春哥儿看向了柱子。
“公主想杀了鞑靼汗王!”柱子回答。
春哥儿听他一说便激动得站了起来“那太好了!”
“好什么好!”六子一把把他又按回了椅子,“鞑靼汗王是那么好杀的?”
“两位哥哥这是怎么啦?”春哥儿见他俩都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便皱了眉,“这不是很好吗?当初消息传来说六子哥的两个哥哥和柱子哥的小弟战死时,两位哥哥不都义愤填膺吗?现在公主要替他们报仇两位哥哥怎么犹豫啦?”
“你知道什么?我们现在在鞑靼,若是把鞑靼汗王杀了,我们还跑得了吗?十万大军都被他们杀了,我们两千人拿什么跟他们拼?”柱子答道,“而且,万一杀不了鞑靼王,我们,还有公主,不是白白都要送死吗?”
“死就死!”春哥儿一腔热血道,“公主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说完便要往外走。
“你给我回来。”六子一把把他拉住,“反了你了!你忘了我们是怎么来的吗?要是能和鞑靼一战,大王何至于要把公主送到这鞑靼王庭来?要是能战,朝堂之上公主的父母就不说了,就连公主的外爷周老将军又怎么会拱手将公主送给鞑靼汗王!”
柱子也立马走了过来,“春哥儿啊,我们当兵的,不就是满腔热血吗?要死卵朝天!谁怕死谁是孬种!可这是我们死就能完事儿的吗?我们一激动遭殃的说不定就是赵国的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
六子听他说这话时不住的点头!是啊,自己的哥哥都死了两个了,要是真能帮他们报仇谁不想啊!可如果报不了仇,还得搭上父母妻儿的性命,这种一时头脑充血的事儿他们怎么可能会完全不计后果的做?只是这话,春哥儿却不一定会懂。
春哥儿也不是不知事的,两位哥哥当初听到自己弟弟战死的消息时那副场景他现在还历历在目。连他们都不愿意报仇可见这仇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报的,且听他们说的也是这么个理,便也不再使气,“两位哥哥放心,我不会意气用事的,此事两位哥哥好好商量吧,我听命就是!”说完一拱手,便出了门。
冷遇春也不是三岁的孩童了,自然能知道此事不可为,至少目前是不可为的。只是因他是孤儿,也就没有其他人那么多顾忌。
只是,他之所以会作为公主的陪嫁来到这里,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六子哥和柱子哥都来了,好兄弟当然要同生共死;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兵士的满腔热血,现在窝在赵国当然衣食无忧,可来到鞑靼却能了解他们的地形,了解鞑靼人的习俗。他无牵无挂,最适合做这种事情。
在赵国时他就远远的望见过嘉南公主,她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却没想到这么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都能牺牲自己婚姻、牺牲自己,而现在,她竟然还想为赵国的十万军士报仇!他一方面想到自己一个堂堂男子汉却畏畏缩缩、裹足前行,竟不如一介弱女子,心中幽愤难抒;另一方面却又生出一丝逆境中前行竟能幸遇知己的欣喜来。就这样,一会儿感觉心胸郁结,一会儿觉得心里暖暖的、胀胀的,似乎有什么要蹦出来一般,不知不觉便朝着嘉南公主的大帐走去。大帐外都是侍女们在进进出出,帐外不时有侍卫巡过,冷遇春觉得自己该为公主做些什么才是。
帐内的嘉南却是怎么都觉得不解气!那两个不知道叫什么的侍卫长,想想就让人不舒服!一看就是两个土包子,也不知道父王当时是怎么给她选人的。把她硬塞给这么个老鬼就算了,还尽选一些土包子来保护她,问题是这些土包子还都是些胆小鬼!
其实她还是真是冤枉赵王了!御林军人数本来便不多,却有一半是公卿世家的子弟,只是这公卿子弟一则不愿意背井离乡,又因为他们有背景,所以托人说情的也就特别多;二则赵王也考虑御林军中要说功夫好,还得算这些靠军功一步一步混上来的土包子。两方面一考虑,赵王爱女心切,自然就多选了这些土包子来陪嫁了。若是嘉南细想想必然能知晓其中的利害,可现在,她却是在气头上,自然考虑不了那许多。